但是人的因素卻成了制約對外擴張最大的難題。
管十個人好管,一百人難管,上了千人那就不是難管了。
員工上萬,管理難度之大已經沒辦法衡量。
一萬個人一萬種不同的心思,怎么把所有人的目標統一起來,不是說說就能做到,價值觀的建立,文化的培育,過去的三年興邦集團一直在做,效果是有的,但還不夠。
文化不單單是口號。
管理體系、薪酬福利體系等這些東西同樣是文化的范疇。
員工對企業的認可、工作和生活的幸福指數同樣是文化。
這不是一天兩天動動嘴皮子就能夠做好的。
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以及精力去做的。
今年利潤飛漲,一線店員的工資也在跟著飛漲。
陳耀東分錢不小氣,承諾的東西做到了。
然而即使如此,貪污受賄和浪費物資的事依舊時有發生,在一省之地折騰,有問題還能處理,可攤子越大,再繼續這么下去,后果就將是災難性的。
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企業到了一定規模,最大的障礙就是人的問題。
特別是像興邦集團這種傳統實業,90%的員工文化都是初高中,不管文化水平還是認知素養都普遍比較低,又沒有股權激勵,要想建立統一的價值觀,改變員工的固有認知和行為習慣,比那些高學歷的IT公司更要難上無數倍,難度實在太大。
小會通過的幾項決議,都是明后兩年繼續鞏固基礎的內容。
基礎沒打牢前,暫時不對外擴張。
而且今年是非常正的市場行情。
借著疫情掙到了錢,并不代表公司真正具備了長遠的贏利能力。
或許明年又得虧本。
還得繼續鞏固基礎。
年關到了。
局勢又緊張了起來,又不讓到處亂跑了。
各行各業再次放假休息。
興邦農業又迎來了爆發式的業績增長期。
春節過后,學校又開始開學。
才一學期過去,陳語汐就已經表現出了不愛學習的苗頭。
爺爺奶奶都挺擔心,習慣性認為不學習就是不學好。
但只在心里想,嘴上不敢說。
陳耀東和姜苗苗無所謂,不給小丫頭任何壓力。
不愛學就不愛學吧,這個不能說,說了就是在說她媽媽。
有指槡罵槐的嫌疑。
再說陳耀東也確實不在乎了,學習不是女兒的出路。
學會自立自強才是最重要的。
就是學校讓陳耀東非常不爽,即使陳語汐不會被老師區別對待,但學校已經形成的把成績和學生好壞劃等號的操蛋三觀還是對陳語汐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四月上旬,比特幣站上了歷史高位。
陳耀東將剩余比特幣全部清他套現,獲利110億美元,再不用為錢發愁。
五月。
給女兒過完生日后,陳耀東出去了一趟。
輕車簡從,只帶了一個司機,到各地市和省城微服私訪,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跑了上百家門店,實地調研各地分公司在基礎管理工作中依舊存在的頑疾問題。
回來后將興邦農業的市場部負責人給撤了,把幾位高管狠狠批評了一頓。
用人不當。
七月。
陳耀東組織家人去了趟裕北草原,搞了一次戶外活動。
陳繼哲五歲了,今年也要上學前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