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這方面的消息比較靈通,因為他們已經打聽到航天部門討論了林啟山的舉動和積極影響力后,已經決定要給予表彰。
具體是什么還未知,所以就貼心安排幫手前去。領導也是人,難免也躲不開人性的方方面面,不過林啟山對這種態度是接受的,這是他想要的格局。
再休息一天后,林啟山就正式動身出發燕京。
這次他帶上了工作班子、政府隨員,到達航天部門就又是一場官方的接待和祝賀,體面走了程序,卻沒有當場宣布對他的獎勵是什么。
但這都不妨礙林啟山來完成自己的義務,他跟航天系統里真正搞技術的那一幫人,交流了他上去的所見所聞、感受和心得。
他還把記錄了空間站視頻的U盤交給了他們,然后談了作為一名科研航天員,他的體驗他的需求,給我國航天人提供了眾多參考。
因為我們現階段還沒有自己的空間站,硬技術是過關了,但很多方面還是需要摸索的——包括科研航天模式這條必經之路。
我國現階段都是職業軍人上太空,但航天事業最終圍繞的,卻是科學工作!這領域只有科學家才能勝任。
把科學家送上去后,生活環境、實驗環境,或者調節身心的起居環境……運行了將近二十年的國際空間站,是最鮮明的學習案例!
在那里真切生活和工作了七天的林啟山,也是最鮮活的例子,他跟航天工程師們聊了很久,也談了很多深切感受的地方。
他從自身出發去提了建議,比如增加能夠讓科研人員減少壓抑的娛樂方式,比如俄羅斯人喜歡帶酒,NASA那幫喜歡帶娛樂設備,等等。
雖然我國講究吃苦耐勞精神,不搞什么西方式的浮夸享受……但是話說回來,科學家也是人,鋼鐵一樣需要休息的。
畢竟太空中那種壓抑的環境,想當初上去后,那倆NASA航天員就不停地跟他交流……這種孤獨心理他是深切感受的。
他們就圍繞著航天的經驗交流持續了好幾天,林啟山的見識和體驗,對于這幫把青春奉獻了給了航天事業的工程師們,都是值得借鑒的。
林啟山能夠以二十歲的年紀上去生活那么久,還實現了艙外活動作業,就是放在我國航天序列里,也可以說是經驗豐富!
不可思議的情緒同樣產生在了他們心目中,當然作為專業人士,更多的還是對于空間站構造和細節的討論,這將是非常寶貴,能夠少走彎路的經驗!
包括林啟山送上的U盤,里面的數據資料也被專門保存起來,會有專業的人士進行研究,榨取這里面任何能夠發揮作用的地方。
總的說來,林啟山也是給我國航天事業帶來了寶貴的財富。
所以上頭經過一番商討后,決定開創一個先河。
把林啟山也納入光榮的航天隊伍中。
但是授予功勛獎章?它這屬于軍人的領域,就有點不太符合實際。所以組織認真研究之后,最終方案是效仿高等學府授予名人的名譽頭銜。
領導決定開創先河,授予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榮譽英雄航天員”的頭銜給林啟山,表彰和肯定他在航天事業這方面帶來的出色貢獻。
對內部的原因大家都懂,林啟山所帶來的這些別人家的先進經驗,要說不好聽的,對于歐美他就是間諜行為,也是冒了風險的!
所以授予他的獎勵是他憑實力換取的,授予的儀式也是他的高光時刻,由一名FG級領導親自到場,給他頒發英雄航天員的勛章和證書,握手合影。
領導很和藹很健談,對于他如此年輕深感新奇,又在交流中得知,他在商業、體育各領域都有出色的建樹,更是直呼年輕人了不得!
這既是對待航天杰出人士的態度,也是對于他愛國主義行為的肯定,從今往后他也是有航天系統關系罩著的人了!
這里面的關系網絡可就大了,航天員涉及到了部隊,技術人員涉及到了科學院,職能人員涉及到了部委機構……重點他是憑實力拿到的,受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