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晤……這個態度還差不多!沖撞我這個糟老頭是小事,百姓的疾苦才是你等一方父母官首要考慮的大事!”李靖神情稍有所緩和說道。
李靖轉過身指著寅生對著李振峰說道:“這位將作監少監兼工部水部右員外郎寅少監寅生是你的門生對吧!”
“回衛國公大人,寅少監是我雍州府轄區周至縣人,曾負責西河灌溉工事……”
李振峰回道。不知為何衛國公突然間提起寅生。
“你不用拐彎兜圈子,我知道寅少監當日想拜入你的門下撲了個空,反而被監察御史黃澤武給留到了。
我又沒說你拉幫結派,怕什么!你當我大唐右衛吃干飯的?”
李靖聽聞李振峰拐彎兜圈,沒聲好氣地不屑說道。
“呃……”
李振峰鬧了個紅臉,每一句話都說的很小心,生怕又惹這位大佬生氣。
寅生暗道:“我去,原來自己的老底兒在這些個大佬和國家機器面前跟**裸的一樣!”
“人家一個將作監,工部整日跟工事、工匠打交道的人都知道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為一方父母就要心系百姓,將百姓的疾苦放在首要位置!
當時他在朝堂說了一句話,此時我和長孫都細細琢磨,這才是真正的治國之道啊!”
李靖撫著胡須,望著寅生贊嘆地說道。
“呃……”
寅生有些不好意思的摸摸頭,方才他也是被那崔武鑒氣糊涂,便借鑒了后世史書上記載的李世民還是魏征說過的那句話。
“哈?”
李振峰有些不解的看著李靖和長孫無忌。
“百姓才是支持這大唐貞觀年間豐衣足食,國泰民安的最基本的源泉。
天下百姓如同浩瀚海洋,而我們這些文武百官乃至陛下,都如同海洋上的舟曲般,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李靖撫著胡須將方才寅生縣衙里這番話道于李振峰和陸呈啟。
“……”
李振峰和陸呈啟聽過后都沉默了,不得不說此番話將百姓的疾苦和安康放在了守衛,也像魏征曾講的得民心者得天下。
這個寅生不簡單!
“下官慚愧,未能將百姓疾苦放于首位,下官定向陛下懇請辭去刺史一職!”
李振峰正色道。
“屁大點事,辭什么辭?想挨板子是不?
當年你跟著我走南闖北,滅魏刀兒,劉武周的勁頭氣勢哪去了?
我又不是揪著此事不放,誰還沒個過錯了?
這些年你這刺史當的愈發小心謹慎了,不好!”衛國公李靖教訓道。
“多謝衛國公教訓,下官定當銘記在心!”
李振峰連忙受教。心下一松,這尊神終于氣有點消了。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好啦,衛國公您這把歲數了再別氣了,傷身子!”
司徒長孫無忌說道。
看著李靖再沒有說話,李振峰連忙謝過長孫無忌幫其說話。
“別,先別謝,衛國公這關過了我這還沒過呢!我好歹也是國舅,被那惡差拿胳膊粗的鐐銬鎖了提溜去縣衙……”
長孫無忌似笑非笑地對著李振峰說道。
“這……”
方才內心稍稍落地了的李振峰此時一顆心又懸了起來,冷汗又流了下來!
忘記這位雖說是司徒大人,但是當朝國舅啊!
“嗯……這樣吧,你說我和衛國公大人趕了一天的路,又被押去衙門受審,好在陸都督救援及時。
這一驚一乍地我們也餓了,那就罰你們請我二人吃頓好的再喝一餐酒壓壓驚,那這事就過了……”長孫無忌笑著說道。
“呼……”
李振峰和陸呈啟內心長舒了口氣。
“能衛國公大人和司徒大人吃飯是我等榮幸,是我二人修來之福。那請二位大人移步寒舍,下官早已準備妥當了!”
李振峰連忙躬身說道。
“哈哈哈……走吧,衛國公大人,今日咱們不醉不歸!”
司徒長孫無忌收拾好棋盤,拍了拍李靖的肩膀說道。
一行人便前擁后簇地往刺史府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