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等四人論道,老道作為玄門大師兄,就先起個頭。”老子微笑道,然后身上的氣勢就直接的散發出來,身上一陣慶云升起,慶云之中一股股青色的光芒不斷的散出,在慶云之中不斷的衍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天地之始萬物之母。故常無觀其妙;常有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原始在老子論道后,緊接著將身上的氣勢完全的散發出來,畝大的慶云直接的釋放而出,在這慶云之中,萬盞金燈在慶云之中不斷的閃耀,一陣陣的瓔珞將周圍的空間完全的覆蓋在其中,整個人卻是顯得十分的肅穆、神圣:“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
“上有黃庭,下有關元,前有幽闕,后有命門,噓吸廬外,出入丹田。審能行之可長存,黃庭中人衣朱衣,關門壯龠蓋兩扉,幽闕俠之高魏魏。”接著最后的乃是通天,通天講道的氣勢,比起兩人不弱上一分。只見畝大的慶云之中五道浪濤不斷的匯聚,又再次的分開,氣象卻是十分的浩大。
三清三人的講道卻是各不相同,但是每一個都是十分的深奧,充滿了三人對道的領悟。
一開始還好,到了后面,昊天就發現,三人的道就出現偏差了,老子的道是無為,善善若水,不爭為爭。原始的道是秩序,天地秩序,認為天道秩序為重,順天道而行,只需遵循著天道秩序而行即可。通天的道則是爭,認為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眾生都有一線生機,萬事應當爭這一線生機。
昊天一開始不解,不過漸漸的,昊天有些明悟了,再看三清模樣,不就是正應了盤古青年、中年、老年三個時間階段的模樣和性格么。
難怪三清雖然同根同源、氣運相連、在一塊修道不知道多少年,竟是性格、道有如此大的不一樣。
“原始道友、通天道友,且聽吾一言。”昊天見原始、通天竟然因為道而開始爭吵不休,連忙說道:“道無對錯,道便是道,吾等修道何須在意這些!”
“讓道友見笑了!”老子無奈地說道,原始與通天,從化形以來彼此不知道爭吵了多少次,一開始老子還會勸一下,后來次數一多,老子也懶得勸了。
只是昊天看得出來,原始與通天并沒有說服彼此,昊天連忙道:“通天道友,昔日道友在分寶巖得了二十四顆定海珠,在下感到那定海珠與我大道有關,不知道友可愿割愛,在下愿以此寶交換二十四顆定海珠。”
說著,昊天手中光芒一閃,卻是那分寶巖,昊天笑著介紹道:“此分寶巖乃老爺以大法力煉制,本體為混沌精石,可聚天下之寶,道友也可以之煉制一件寶物,定然為那極品先天靈寶級數。”
通天看著分寶巖,不由得露出意動之色,這二十四顆定海珠雖然是上品先天靈寶,但是防御并不強,攻擊倒是還可以,但是他用誅仙劍,為殺戮至寶,這二十四顆定海珠在他手中是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如今昊天愿意用著分寶巖想換,他日后可用分寶巖煉制一件防御至寶,到時候攻守均衡,可比這二十四顆定海珠好了不知道多少。
所以,通天一番權衡后,答應了下來。
昊天見此次前來昆侖山目的達成,心中也是高興,收下二十四顆定海珠后,與三清論道五百年后,就告辭離去了。
離開昆侖山,昊天直接往東海方向而去,卻是要回他道場‘蓬萊仙島’,方才好祭練定海神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