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個軍的戰兵每個人四五十斤重的全甲,長短兵器和柴刀加起來也有十幾二十斤。
之外還有口糧、陶鍋、毛氈、皮水、柴刀、火石帶等吃飯睡覺喝水生火用的家伙,丁零當啷一大堆。
若沒馱畜,光是帶這些東西長途跋涉就能累死個人。
還好他們是精銳,多數普通士兵這些東西都是要自己帶的。
不過雖然他們龍捷軍是騎兵,可戰馬精貴,大戰前吃得比人還好,平時趕路是舍不得騎的,更別說用來馱東西這樣容易傷著馬的活計。
這時輔兵的騾子、老馬、馱馬便到出力的時候了。
史從云作為“衙內”則更加從容些,他有一匹騾子,一匹戰馬,還有王仲、邵季等親兵的幫忙。
不過即便如此還是很累人。
走的時候鄭縣大營到黃河渡口之間的大道兩側都擠滿百姓,人山人海。
不過并不是喜迎王師,也沒什么軍民魚水一家親的景象,只是士兵要出征,家中親屬送行。
郭威有污點,也有明君作為,整肅禁軍就是其中之一,周朝禁軍軍紀比起之前各朝禁軍嚴明許多,不過讓百姓往前信任那是不可能的。
大娘小娘也帶著家中眾人來送行,老爹只是點頭沒有多說,趙侍劍一直欲言又止,終還是沒有開口,靜靜送他們遠去。
大軍渡河落腳后,北方消息不斷由快馬傳到史彥超大帳中,形勢越發緊張。
偽漢國主劉旻率大軍三萬余,勾結遼國武定軍節度使楊滾南下,由晉陽往東南,經過團柏,大軍囤粱侯驛。
隨后前鋒南下在太平驛附近攻破后周守軍,繼續南下圍困潞州,昭義軍節度使李筠出戰不利,退守城中。
偽漢和遼國聯軍一路進展順利,兵鋒很盛。
河邊大營安靜佇立在黃河北面,過了河就沒有回頭路,北上一戰已經注定,對此許多人心里都是不安的。
汴梁的官員已經來了,官家決定在三月初三御駕親征,乘輿大約初五、六過河與他們匯合。
龍捷軍作為侍衛親軍精銳,要伴隨中軍圣駕,打起來他們也是最先要拼命的。
夜里,涼風習習,史從云和眾親兵圍坐火堆邊吹牛。
史家親從有三百多人,都是跟隨史彥超南征北戰之人,他們裝備精良,身手了得,上了戰場會跟著史彥超一起沖鋒陷陣。
三百人一共三都,一都都頭就是史從云,二都王仲,三都邵季。
史從云沒什么架子,與眾人圍坐吹牛,大男人在一起愛說女人,說著說著又到了吹牛時間,有的吹殺了多少人,有的吹如何殺敵,搶女人。
說著說著團坐眾人把目光看向他,他在眾人里年紀最小,十五歲上戰場,在這個年代不是個例卻也不多。
古人說虛歲,他其實是十四周歲。
史從云尷尬,他哪有什么功績可以吹噓,這是他第一次上戰場,又或者說,十四歲就去送死,是不是太年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