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也該退出朝堂了,只是不知道這江山社稷還能支撐多久.......”
徐鉉許久沒說話,見老友郁郁不得志,他最終安慰道:“太子或許是明主。”
這點韓熙載沒有反駁,“只是國主好詩文詞賦,性猶豫軟弱,太子與他性格不同,只怕得不到信任,如果太子能順利幾繼位也是好事。”
“我聽說皇六子李從嘉王妃是周宗愛女,被史從云擄走,國主為安撫他,讓他入宮值崗,陪同父親左右。”徐鉉開口。
“皇六子與國主性情相似,都是喜愛詞賦詩文,又無勇略,只盼國主能明白國家需要一個果決梟悍之主,而不是一個書呆子.......
罷了罷了,老夫明明說了不理朝政,總忍不住說那些事做什么,說些別的吧。”韓熙載嘆口氣。
兩人邊說邊吃酒吃菜,屋內的炭火嗶啵作響。
“既然不說國中的事,或許能說說國外之事,周國接下來還會出兵嗎?”徐鉉提出問題。
韓熙載肯定道:“老夫看周國皇帝是個胸有大志之人,當初一開戰國主便提出以江北六州之地求和他不同意,一直用史從云奪了江北十四州才善罷甘休。
他的雄心大志如果不變,必定會逐步吞并天下,要吞天下,當下最危險的應該是蜀國吧。”
“北漢與他們有世仇,不該先取北漢么?”徐鉉不理解的問,他是做學問的,對這些事沒有老友韓熙載看得清。
韓熙載搖頭:“北漢背后是契丹,晉陽是他們南下的門戶,打北漢就是打契丹,周國當下確實在中原南方沒有敵手,卻也不是契丹的對手。”
徐鉉點頭,“這么說來那史從云倒真有韓信的味道了。”
“看他的作為,比韓信聰明多了。”韓熙載感慨,“老夫和他交過手,明白其人的厲害,好些東西都是后知后覺才明白被他算計了,要我看,他不是韓信,是王翦。
想當初,秦王掃平六國,王家父子兩人幫他滅了五國。
如今周國要得天下,說不準也要依仗這史家父子兩了,也難怪周宗府邸上如今門庭若市,差點踩斷門檻,真是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他丟了個女兒,可誰說得清是不是多了條康莊大道呢。”
“可惜你我沒有漂亮女兒啊。”徐鉉開玩笑道。
兩人頓時相視大笑起來。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韓熙載念了一句史從云兵臨城下時留下在江南的大作,早在江南傳開了,一時心中百感交集,思緒萬千。
“那史從云是敵手,是我唐國丟失半壁江山的罪魁禍首,可和他交鋒下來,再見這些日子的事情,反而恨不起來,倒是對這人很欽佩。
年紀輕輕文韜武略,有不世之功,卻沒驕傲自滿,心中冷靜,還知道弄出些小錯給君主以把柄。
若史家在周國能長久,往后得天下的只怕必然是周國了。”
徐鉉卻擺擺手,小聲道:“慎言,這樣的話還是放在肚子里吧。”
韓熙載不再說了,兩人又接著喝酒,說起風花雪月,詩詞歌賦,再不去談論那些可望不可即的煩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