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眼看,我還以為是圖呢。”
“有點意思,完全拋棄主流木刻的復古風,而是大膽想象,帶著奇幻的色彩。”
“好看!”
“那眼睛亮得,絕了!”
“。。。”
一片議論聲。
有人贊相貌,有人贊白腿,有人贊眼睛。
......
但當各個細節贊完,主流討論才回歸到雕刻技術。
“這是哪個大師刻的?”
“我看看。。舒藝?誰啊?”
“不認識。”
“。。。”
刻像下方有刻師的貼牌,但只有‘藝名’,沒有真名,更沒有介紹。
但不妨礙他們深深記住此名。
忽然。
有人想了起來。
“我知道這人,舒藝,明山廣場那邊新開的一家木藝店,聽說店主非常年輕,而且木雕技術極高。”
“哦?一個年輕人?”
“這么一說,我好像也有印象,前天還上報紙了呢。”
“報紙?說的啥?”
“說是他們店門口貼了好多標語,店主定了一些奇葩規矩。”
“。。。”
一時間,舒甫成了熱議的焦點。
單婼聽在耳里,笑容燦若桃花。
而人們的從眾心理,讓周圍的人越來越多。
好在刻像掛的高,不用都往前擠,但細節處還是要近處才能看清。
“各位,現場有一點擁擠,大家可以先去別處看看,等會再來。”
“。。。”
無奈。
工作人員趕緊上來,一些人離開,準備轉一圈回來,到時候應該人會少點。
然而人卻是越聚越多。
“前面的,看完讓出位置,別一直待著。”
“就是。”
“急什么,我還沒看完呢。”
“。。。”
都想往前,連館長都驚動了,可怎么也勸不走,特別是一些個業內之人,幾乎恨不得趴在刻像上。
這毫不夸張。
因為這是一幅精刻作品,有的細節甚至要拿放大鏡看。
。。。
“就這手藝,等下拍賣,至少三千。”
“三千?扯呢,五千,我愿意收藏。”
“做夢呢,剛打聽了,起拍價都是一萬。”
“。。。”
就這樣。
舒甫的作品火了,成了本次展會最耀眼的作品。
不少有錢人想要拍下來,如此佳作,不收藏一下怎么行。
反正應該不會太貴,撐死了幾萬元。
。。。
“你那作品太好了,放心,下午的拍賣,姐姐支持你。”
周茜和閨蜜團看完,找到舒甫,大贊了一番。
“不用破費,真的。”
舒甫擺了擺手。
“沒事。”
周茜心想也就幾萬塊錢的事情。
再多的話很難。
作品是好,可是藝術作品高價的原因,很多時候不是作品有多好。
而是稀缺。
多少藝術家是人死了作品才值錢,不是因為有多好,而是可炒作。
若是創作者活著。
就不是唯一,沒多少人愿意出高價。
。。。
也就在此時。
三廳。
“舒藝?是他。”一個男子在人群外,微微驚訝。上次手下惹了舒甫,上門道歉,送錢人家不要。
這次,或許可以示好一下。
。。。
中午。
博物館安排了餐廳,得知舒甫是那個刻師后,不少人上來打招呼。
年輕歸年輕,只要技術好就會得到尊敬,木刻行業的人本就不多,同行是冤家,可放眼望去太難找。
舒甫也開始學著應付這種復雜場面。
人群中。
王壽呆愣看著被簇擁的舒甫,本以為舒甫店中合并項目后,生意銳減。
哪料,很快就看到上了報紙。
小小火了一把。
接著今天又在展會上一鳴驚人,成了焦點。
羨慕!
嫉妒!
可想而知,今日之后,舒甫將會在明山市的木藝行業站穩腳跟,被人熟知。
誠然。
喜歡木刻的不多,但別忘了舒甫還會上色,畫技精湛無比,喜歡木刻的不多,但喜歡畫作的一大片。
自家的雕刻師傅差了何止幾條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