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
在一片‘友好’的氛圍中,談判結束。
開始下單?
不。
還早著呢!
在華夏連一個鋼鐵廠都沒有,下什么單?而且這只是一次談判,回去還得匯報,然后才能出結果。
結果有兩種。
第一,同意。
第二,啟動第二次談判。
若是第一個,則算是達成完全共識。
可以簽訂意向。
在那之后。
等對方在國內有了鋼鐵廠,生產出第一批合格的合金后,才會正式簽署供貨訂單,這才哪到那兒。
由于牽扯甚大。
整件事情,絕不是三、兩天可以落地的。
。。。
此時。
德國柏林大學。
圖書館。
舒甫在里面溜達著,去完洛杉磯和底特律,他便坐飛機來到德國,畢竟這里是歐洲工業的領先者。
下機后,舒甫沒去別的地方。
而是直接來到了柏林大學,目的是找資料。
之前。
在芝加哥的舊廠,那么多設備他只上載了六個。
原因是資料不完整,可自己后來一看,差很少。
少的那些,完全可以手動補全。
當然。
這牽扯到專業知識。
于是乎他開始學習,加上這兩天和手下的不斷努力,還真補全了八套設備的技術資料,實現上載。
過程其實很簡單,一共分三部分。
第一步。
拆成零件,到不可拆為止。
利用在錢莊承載建筑內的‘控物’權限,舒甫不用工具,一分鐘就能拆一套。
第二步。
和已有資料進行對比,少了哪一部分,手工補全。
第三步。
上載測試!
畢竟,有的核心部件材料,對于其組成成分、性能,無法完美把控。
有時候就像是在擲骰子一樣。
經常出錯,但也有擲對的時候。
甚至,有時候碰到某個金屬構件,被其卡主,索性直接用自己的材料,仿制一個性能比其更好的。
如準備售賣的那些合金材料,瞬間,一個大問題就解決了。
總之,靠著一點點努力,這條路,卻是比以前清晰了許多。
。。。。
為了獲取一些資料,來到德國,他便直奔柏林大學圖書館。
綁定!
傳送!
掃描!
事實上,補全技術完整度的工作倒不完全需要自己來做,但多個人,多一分力量,舒甫也感興趣。
技術領域,浩瀚如海,讓人走進去就不忍止步。
“踏!踏!”
腳步聲在無人的一個側廳內響起,十幾下后,腳步聲消失。
無人發現,一同消失的還有一些藏書。
過不久,那批藏書再次出現,然后又消失一批。
如此反復。
發生在柏林大學圖書館內。
。。。
祁恒山。
倉庫。
一摞摞藏書不斷傳送來,然后掃描一份,又傳送回去,舒甫雖然看不懂德文,可是手下看得懂啊!
看了看資料室,舒甫感覺十個都不夠用。
幸好。
有一種東西叫電子版。
柏林大學有數字圖書庫,只要破解,便能獲取其中的海量數據,至于為何現在‘多此一舉浪費電’?
因為不是所有書籍,都會數字化處理。
。。。
待了會兒,舒甫便離開祁恒山。
下一刻。
出現在了元城的宅院中,沒多停留,坐上豪華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