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鋼車軸。”
“重載車輪。”
“這種車輪看似非常笨重,但里面卻是空心的,具有高彈性,而且承載力極強,大家可以上來摸一下。”
聞言。
眾人開始上手。
“軟的。”
“抗壓能力好強。”
“。。。”
心中驚奇,摸著的確是軟的,稍用力還會壓下去一點,但再使勁壓的話,就壓不下去了,反彈力極大。
“這么大,車身就很重了吧。”
“就是!”
“。。。”
有人提出這個質疑,誠然,不如想象中的重,但卻依舊比一般木輪重點。
“重嗎?”
“那大家試著推推看。”
“。。。”
一人上手,推了推車體。
驚奇的發現,推動這車需要的力量,遠比想象中的要小。
“莫非里面有電推動?”忽然一人提出來。
眾人眼前一亮,電能能推動風扇轉動,為何不能推動車輪?
想到這,他們感覺又一次打開了新天地。
“不是!”
一盆冷水潑過來。
“都說了,這是馬車。”
額!
眾人臉一紅,的確,剛才人家是這么說的。
“主要原因,還是里面的軸承。”
正說著,他們看見對方拿出一個大鐵環,然后,手握著外環,另一只手在內環上輕輕的一撥。
“嗡嗡!”
內環使勁轉動,快若無影。
好一會兒。
才停下來。
眾人恍然,原來如此。
軸承的好壞,對于馬車運動的影響有多大,他們很清楚,和眼前相比,之前自家那些車軸,就是渣渣。
手手相傳。
愛不釋手。
親自上手才知道,剛才那一下,人家根本沒有用什么力量,僅僅是普通一推,內環就能瘋狂轉好一會。
聲聲驚嘆,在大廳中響起。
心里盤算,若是加裝到自己馬車上,肯定會省些馬力,如此一來,可以把馬車體型進行一定程度的增加。
“能給我們生產一些嗎?”
“我也要。”
“。。。”
眾人紛紛提出。
臺上之人壓了壓手,集體安靜。
“可以!”
“但不接受除了這個尺寸外的其他型號,因為這涉及調整生產線,十分麻煩。”
一聽,在場毫不在意。
他們本就沒想過別的型號,眼前這個就不錯。
加寬。
加長。
尺寸合適。
只要上面裝飾一下,就能當馬車使用。
隨后,在見識到減震彈簧和轉向輔助裝置后,他們更加喜歡了。
“由于是充氣的,若是受到尖銳物體刺入。”
“砰!”
直接一刀,車胎炸裂。
“它會爆胎,因此,每個車底,會配備兩個備用車胎,一旦損壞,換起來也方便,一般情況無需擔心。”
“。。。”
最后,每個勢力分別預定了十套,主要給自己用。
至于各方商隊,總共預定了一萬套。
多嗎?
不多。
要知道,眼前勢力總數近百,一方才一百多輛,哪能夠用?
要不是產量所限,目前只允許下單這個數,他們想要更多,因為誰都看得出,這東西對運輸業的影響。
兩輪馬車最大的問題就是載重。
因為有相當一部分的重量,壓在馬的身上。
馬兒的承受力決定了運輸重量。
事實上,他們也有四輪運輸車,可是受限于軸承技術,重量一大,四個軸的摩擦力加起來會令人無奈。
眼前,這種優秀到極致的軸承構件,堪稱革命性!
就是有點費鐵。
目前來說,很多車軸都是用木頭,而眼前,直接用精鋼作為車軸,簡直是太奢侈了。
得虧是在元城。
否則。
若是在對鐵管制嚴格的各方本土勢力中,制造這東西,會惹上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