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
精篩。
煉鐵。
加工。
......
全部都集中在一起,相當擁擠。
于是。
二期工程。
則是把一些功能分出去,比如專門的破碎廠,無論是礦石,還是木頭,先一步在那里破碎成需要樣子。
然后,再運往下一個工廠。
如此一來,可以節省下核心廠房的一些空間,增加設備。
技術外泄?
不存在的。
分出去的那些廠房,設備也是如‘發電機’一樣,內部結構,依靠傳送技術,封裝嚴密,無法被拆卸。
自動化程度高。
想維修,只有自己能做。
。。。
來到核心廠房頂部。
眺望。
遠處。
只見一個巨大廠子頂部冒著白煙---發電廠,已經開始投入運行,整個工業區的電,目前都是由其提供。
不過,現目前。
火電廠并未全功率運轉,工業區用電多,但依舊有限。
等到需要接入電網,才會增加輸出。
此外。
自來水廠也已經投入運行,但規模不大,其建設目的,僅只是為了供應工業區這五萬多人的用水而已。
沒錯。
五萬。
現如今,工業區的人員,已經增加到五萬。
三班倒。
加上工人們的家屬,這才有了現在的規模。
一切。
正穩步推進。
接下來,就是第三期工程。
比如二備倉庫,備用火電廠、醫院、正式宿舍等,現在很多原來的本地人,依舊住老房子,沒有拆遷。
按規劃。
會修十個大型社區,安置他們。
便于管理,有的也能就近上班。
。。。
數公里外。
北門貨場。
忙碌無比,借著燈光,這里也是倒班,全是各大勢力的商隊駐扎地,專門負責從工業區接貨,然后分發。
“一車抽紙,十八號。”
商品出來,念號取貨,輪著來,下一車就是給另一個家族。
“快!”
“卸車!”
“。。。”
那個商號趕緊招呼工人,卸車,轉運,工廠出來車比重載馬車還大,足夠三輛重載馬車裝的。
卸完一車。
又來一車。
不斷有商品運出。
抽紙。
發電機。
線纜。
電熱片。
輪胎。
......
每一個,都是緊俏商品,小心翼翼,生怕磕了。
此時。
這里的工人們已經有新工具。
---獨輪車。
工人們對其很是喜歡。
轉運好手!
如今。
被大量運用在礦場,畢竟挖礦到運到重載馬車上,也有不少的距離。
以前都是人搬,現在,盡管還需要搬上車,但中途可以節省很大的體力。
因此。
在上月推出后,各方勢力要了很多。
不同其他,獨輪車是零件式,一共十六個部件,組裝容易,維修也容易,關鍵是運輸的時候占空間少。
正大量裝備各個原材料場。
同樣。
也接到了外界的巨額訂單,相比重載馬車的昂貴,這種獨輪車小巧,便宜,使用場景更多,更為廣泛。
裝滿一車。
輪胎微扁。
出發!
長長的車隊離開工業區,放眼望去,一條光帶蔓延至天邊。
沒錯。
工業區外,主運輸道路,此時已經通了路燈,不過,相比工業區內部的電線桿,這里的路桿全是木頭。
上面吊了一個燈,很簡陋。
但足夠亮。
直通城區。
為了應付如此巨大的運輸量,元城這幾個月的馬匹價格,都上漲了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