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八日。
傍晚。
東島工業區。
嗡~
咔咔~
......
第四冶金廠投產,相比前三座,這座專門生產特種合金的廠子,面積更大一些,設備也多了兩倍以上。
沒法。
和一般鋼鐵廠不同,這里除了冶鐵。
冶銅。
冶金。
冶鋁。
......
多了很多其他業務,這才有所不同,唯一的問題是其他礦物無法就近運輸,有的甚至超過了幾百公里。
好在,需求量不是太大。
錢莊的金屬材料技術強,很多配方都能達到高含量合金材料水平,這才能用鋼鐵廠的鋼,制造出礦車。
要知道,那樣的礦車,對材料要求很高。
得虧錢莊技術優秀,可以大量向下兼容。
但終究有兼容不了的一些材料需求,這便有了特種金屬冶煉廠,專門把一些需求量不大的合金給補齊。
如此一來,對于運輸的要求就沒那么高。
當然。
也不能咸魚,得考慮以后需求。
因此。
通過去的鐵路建設計劃,已經提上日程,規劃做好,甚至已經開建,但進度有點慢,畢竟設備太緊張。
沒準備建高標準的鐵路,一般的就行了。
推平。
夯實。
鋪軌。
流程化起來,可以很快,再過些天,一天十里不是夢。
不可能?
呵!
選擇平坦的規劃路徑,十幾二十米的巨無霸車子一路推過去,后方,直接用于機場夯實的方式一路夯。
鏟車找平。
壓路機壓。
接著。
直接就能鋪設鐵軌了。
本就是‘簡易設施’,不需要遵守地球的鐵路建設規范,不需要走流程,質量上的要求,也不是太高。
舒甫所要的,只是能夠運個貨罷了。
不計成本。
不遵規范。
智能控制。
沒日沒夜的工作下,速度還能更快。
一些地球昂貴甚至不存在的設備,舒甫能大批量造的情況下所堆出來的建設能力,其實是非常可怕的。
蓋房子不行,細節太多。
挖隧道不行,盾構機是很厲害,但也得遵守基本法。
修大橋不行,工序復雜。
建高鐵那種一連串的橋墩也不行,混凝土產量不夠。
......
但,,只是簡單的伐木開路、夯土,著實不要太容易。
。。。
見一切運轉正常,舒甫心中一松,算是又完成一件事,但看了看自己的工作列表,頓覺身體又是一重。
擔子不輕!
看書!
學習!
舒甫拿著一張圖,仔細研究。
這是一張火箭推進器的圖紙,是接下來的工作重點之一,合金廠投產后,金屬零部件算是能完全制造。
作為組裝者,舒甫自然得會。
結構。
原理。
都得懂一點。
一邊看圖紙,旁邊還有一摞厚厚的書,方便查資料,事實上也可以直接問護衛,那就是一個人形電腦。
大部分可以問,但有時候自己看,更能激發一些思考。
書本上的原理,一次次看,理解透徹,更加容易一些。
得虧有點基礎。
不然。
如此復雜的圖紙,一般人腦子得看懵。
終于。
臨近天明,算是初步記住零件的名字,以及一些基本參數,這是一款軌道ATK公司的產品,動力強勁。
技術也很成熟,是NASA(美航天局)常規火箭的主要推進器廠商之一。
時間緊迫,暫時用人家成品。
航天發動機不是汽車輪船等,想要大改不容易,先湊活著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