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此事,本宮也是剛知道。”
“三大都護府里的確是有我的人,但卻.....”
“所以,此時有蹊蹺。”
“。。。”
一番解釋下,房間內安靜下來。
沉默!
都這個時候了,二皇子應該不可能說謊,如果是真的,那就大條了,三大都護府投誠不可能不聯系二皇子。
若擅作主張。
那么......房間內又少了些氧氣。
“殿下,這是陰謀!”
“很可能是五皇子的陰謀,其早就滲透了大延三大都護府,現在過去,說是被抓,但實則是保護起來。”
“都護府大軍西進。”
“一,可以攻城略地,占領地盤。”
“二,可以嫁禍殿下,讓藩王們聲討,甚至兵伐殿下。”
“如此一來......”
說到這里,那個幕僚不太敢說下去了。
如此一來二皇子最后可能當不了皇帝。
因為先一步就會被藩王們所鎮壓,唯一的問題是鎮壓二皇子,帝都的三皇子也會得利,五皇子圖個啥?
莫非.....是在玩套路?
對。
沒錯。
利用藩王之手,鎮壓二皇子,賣三皇子人情,最后五皇子可以坐穩藩王之位,如今看來是最大的可能。
聽完這一分析,二皇子臉上淡定。
心里卻狂呼:卑鄙!
竟然如此算計于他。
若是只喊著彈壓藩王,藩王們可能會找上門談判,主動權在自己手里。
而現在,直接對藩王勢力下手,僅僅是簡單知會一聲,便發起全面戰。
好手段!
太狠了!
五弟,你行啊!
給我挖這么大一個坑,以前還小瞧你了。
“殿下,必須把五皇子的陰謀行徑,告知藩王。”一個手下道。
事情也不是一點轉機沒有,要知道,他二皇子又不是啞巴,也是能澄清的,剛才只是最壞的情況而已。
“紙筆!”
來到桌前,奮筆疾書。
總之。
這鍋他不背。
。。。
只是,有些鍋,背不背,不取決于被甩鍋的人。
就在發信次日。
“報,明王三萬精銳北上。”
“。。。”
“報,齊王兩萬騎兵東進。”
“。。。”
一些藩王們調兵朝著帝都而來。
此時此刻,二皇子才終于明白一件事:自己還是想淺一層,無論是不是他,彈壓藩王,觸犯核心利益。
如今。
不管是他二皇子的意思,還是五皇子想要從三皇子那里得到什么。
又或者是有更深的魚兒在幕后策劃。
不重要!一切都不重要。
。。。
拿藩王說事,還直接下手。
如此,藩王們很多想通了。
只有皇權在握,才能真正、徹底的解決掉問題。
這個在握,不是想登基,而是決定誰坐上皇位。
之前其實也想過,但覺得沒必要,只要在皇位決定歸屬前,占了地盤,新皇帝再也不可能提削藩之事。
然而,沒等到地盤穩固,也沒等到新皇登基。
先一步就等來有人想要對藩王下刀。
無論如何。
這是底線。
不容碰觸。
現在,追查誰在推動,意義不大,即使追查出來的結果,可能也是一個假消息。
這么一想,藩王們都覺得:只要皇權聽話,不對藩王下手,那么誰在推動三大都護府的事,都不重要。
可以說,這件事從一開始,就不是能澄清的。
因為不需要,也沒人會聽。
一旦點了火,根本就無法撲滅。
要么,皇子贏。
要么,藩王贏。
。。。
在一股幕后力量的刻意推動下,大延各地藩王的部分力量,正在跨區域調動。
南邊的往北,去帝都,準備直接介入皇權。
西邊的往東,意圖要阻止三大都護府前進。
西邊。
和南慶交界的一個府城。
“調了那么多精銳去帝都,南慶邊界防御有點薄弱。”這次藩王們合謀調去帝都的力量很大,近百萬。
主要還是怕禁軍和帝都衛軍參與。
畢竟,其忠于皇帝,現在藩王們要扶持自己想要的人上位,禁軍不一定坐得住。
因此,派遣的都是精銳,還是嫡系。
即使只有幾萬,對很多藩王來說,甚至是手上三分之一以上的精銳,其他三分之二在各地鞏固現有地盤。
手上剩余力量的確有點薄弱。
“沒事,南慶還能打來不成。”
“也是!”
“。。。”
很多人根本不在意西邊,南慶怎么可能是威脅?
之前造反是其內部戰爭,啟州也是一個‘誤會’,因此,南慶能有什么壞心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