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晉沒多解釋。
但人卻會腦補。
瞬間。
一個故事鏈串了起來:二皇子死前,下了一盤大棋,勾動藩王內亂,最后在禁軍火苗的幫助下打贏了。
雖然粗糙,但卻也不缺乏合理性。
呵!
合理?
特么。
若是真的要講究絕對合理,謀士們早就算到了一切,哪會讓自己那么尷尬?反復橫跳,智商被踩地上。
想想都來氣。
現實教會他們:少動腦,有益身心健康。
。。。
不過。
合理歸合理,但顯然不符合百城和千寨利益。
百城使者開口:
“陛下,這畢竟是大延國都,讓南慶大軍肆意來往不合適,藩王伏誅,威脅已除,王宮外有不少賢臣......”
意思很明白。
把南慶趕走,用大延的臣子。
否則,百城和千寨實在是沒有安全感。
局勢發展太快,怎么也沒想到南慶會直接一步到位,控制了整個大延帝都,估計占據大延,南慶不敢。
可若是以此多索要好處。
勢弱的陸晉很可能答應。
而百城和千寨,全程當了一個看客,啥好處沒有。
鬧心啊!
。。。
看著臺下的雙方使者,陸晉心頭一笑。
還真是利益為先。
此時此刻,要是南慶大軍退去,若是沒有這個外力相助,那些皇室宗親和大臣,估計分分鐘架空自己。
不過。
主上早有考慮,陸晉點了點頭。
“有理!”
“不過,還得等些時日。”
“帝都現在一團亂,藩王很多士兵只是被俘虜,若是南慶大軍忽然撤退,沒有強力威懾,很可能生變。”
“一個月。”
“本皇和南慶約定,一個月的時間,整肅帝都軍備,重建朝綱,屆時,南慶大軍,將會全線退出大延。”
“。。。”
聽完,百城和千寨使者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個月。
太長了。
天知道南慶會不會多敲詐些什么。
“陛下,我百城和千寨,也可以幫助大延。”千寨使者上前。
陸晉:“如何幫助?”
“為了避免南慶大軍對大延有非分的想法,百城和千寨愿意出十萬兵馬來大延帝都,為陛下排憂解難。”
理由充分。
制約南慶。
一聽。
陸晉當即點點頭。
“嗯,好主意,可南慶大軍太多,若是想要制約,僅僅十萬,是不是太少了?”
此言一出,使者們一愣。
什么?
嫌少?
還以為陸晉嫌多,畢竟從關系的角度來說,以前幾乎沒交集,即使昨日登基,也都把陸晉當傀儡皇帝。
并未多親近。
而今天翻盤,雙方也沒有出力。
互視一眼,都看到了眼中高興。
哈哈!
這就對了。
帝王之術,在于平衡。
即使南慶幫助過陸晉,但陸晉也不是一個愿意在危墻之下的人,南慶入都是無奈之舉,如一道利劍懸在頭上。
若百城和千寨的介入,可以形成平衡。
這是陸晉的平衡之道。
別說,挺有天賦,這么快就適應帝位。
“那陛下認為多少合適?”百城使者問。
陸晉想了想:“四十萬!”
“啊?”
四十萬,有點多了點吧。
雖然不愿意南慶占便宜,但就算派遣,也多是威懾,打起來是小概率,要知道,這很可能軍費自己出。
“不多。”
陸晉搖頭。
“不僅僅是帝都,南慶接管大延那么多土地,我得確保南慶軍是真的撤退,且不會做什么過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