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
望著河道水位上漲,不少村民一陣感慨。
之前這里是農田,上游被截斷,水患年年有,而現在,有了疏導,本可能形成隱患的降水,被固鎖住。
不僅僅是原有河道。
一些本來不是河道的地方,也挖了渠,成為小河道。
現在。
也灌了不少水。
對了。
還有新修的一些水庫,眼前的一切告訴村民們,水患,是真的可以被治理,而且還能有效的利用起來。
只能感慨一聲:聯邦英明!
。。。
整個南慶行政區,對于之前退耕還河,再無一點不滿,甚至歌功頌德起來,因為實實在在見到了效果。
不過。
有些地方就不同了。
如千寨,在雨季后,山洪不斷,道路堵塞,雖然如此,但由于多年的經驗,各寨子大多建于地勢高處。
因此。
受災并不嚴重。
。。。
而百城。
又一次開啟了看海模式。
但。
由于是平原,最多漲水,并沒有傾斜而下的山洪,大家眼睜睜看著水位上漲,影響不大,只是有點無奈。
“家里又泡水。”
“唉!”
“明年應該就好了,工作組組長說,秋收過后,要開始大修水利。”
“。。。”
對此,也是期待,希望真的解決年年看海的問題。
。。。
大延就稍微麻煩一些,盡管修建了大壩,阻隔了一個很大隱患,但終究無法覆蓋全域,只能抗洪救災。
大批士兵參與。
加上提前預警。
倒是沒啥傷亡。
實時通訊技術,再一次讓大延的百姓們感覺到作用巨大,之前哪有什么預警,現在則是有駐村組傳達。
哪里決堤。
哪里山洪。
都能極快速度得知,甚至提前數小時準備。
極大減少了損失。
。。。
嘩嘩!
大壩上,頂著暴雨,舒甫已經澆筑完新一層的混凝土,上面蓋了一層鋼板,頂部的截面已經沒那么寬。
蓋起來,十分容易。
只要再澆筑最后一次,整個壩體就能完工。
發電?
還要些天,畢竟,總得有電網,才能傳輸。
。。。
十分鐘后。
大壩北部,主流的西岸邊。
此時。
已經挖了四個大坑,之前,在鉆完大壩的基礎樁后,這些大家伙便被放在別處,繼續吭哧吭哧的工作。
專門挖基礎。
未來。
這片區域,會發展成為一座城市,因此,先把電網架設好。
高壓電網。
跨江那種。
巨型鋼架。
基礎得深,建設難度倒是不高。
放籠。
澆筑。
次日,舒甫便把兩個高達二百一十米的鐵塔立了起來。
沒錯,超過二百米,用于這種大跨度的高壓輸電場景。
江面寬一公里多點。
低跨度高壓電塔顯然不夠,影響下面通航。
怎么說呢,十分的一般,華夏比這大的,比這高的輸電工程也不少,最高的甚至已經朝著四百米去了。
兩年前,也就是零九年的時候,最高記錄都達到三百七十米。
眼前這個。
矮了一大截,也就吊打一下一般高壓輸電塔。
現在上面還沒有電纜。
不急。
先把鐵塔立起來,再進行鋪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