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地上綁了一下午的鋼筋之后。
手酸!
回到駐村處,洗了洗手上的鐵銹,趙奇開始準備晚飯,從后院拔了一些菜,就來到廚房,打開自來水。
嘩嘩!
清澈的水流,直接達到飲用級別。
實在是太方便了。
正洗菜。
“趙組長,趙組長。”
一個村民一瘸一拐進來,原來是前些天刮破了皮,本來沒當回事,沒想到幾天了一直沒好,就來看看。
之前不止一次村民大會,普及了一些簡單醫療知識。
反正一般傷口,找駐村處就對了,然后具體看情況。
這里處理不了的話,就去鎮上,再不行,去縣里面。
總歸能治好。
即使是一些以前的絕癥,大家覺得必死無疑的,鄉里郎中也覺得沒救了的,最后還是歡蹦亂跳的回來。
弄得郎中們都快自閉了。
后來全部招進了鎮上的衛生所,現在當著學徒。
學藥理。
學病理。
十分的認真,聽說以后行醫都必須得持證上崗。
。。。
“不用擔心。”
“有點感染。”
查看傷勢后,趙奇拿出藥箱。
清洗。
消毒。
上藥。
包扎。
很快就搞定,十分的熟練,駐村處沒有專職的衛生員,他只能兼著,不過,聽說聯邦正在培訓專職的。
“沒事了。”
“太感謝。”
“.......”
村民一臉感激,要是以往,誰管他們?
。。。
傍晚。
飯后。
村民齊聚。
和去年一樣,趙奇通知了一下聯邦的收糧制度。
聽完,村民們很高興,價格和去年一樣,這一年來,聯邦如承諾,收多少錢,賣多少錢,一點不加價。
“去年的糧食,收嗎?”
“收!只要沒壞就行。”趙奇回答。
“那就好,今年多賣一點,換點錢用。”
“......”
今年更多人準備賣糧,主要是去年豐收,第一次有那么多糧食,不舍得,因此,到年底竟然還剩不少。
所以,今年準備賣一些換錢。
關鍵是安心,不再那么害怕。
去年,降水多,卻無水患。
今年,鬧干旱,卻無欠收。
因此。
大家已經體會到聯邦水利工程的強大,只要不懶,以后年年豐收,不是什么難事,再也不怕餓肚子了。
處于對聯邦的信心,手上沒必要囤太多糧食。
反正賣多少,以后真缺,還可以原價買回來。
聯邦糧食調度不容易,各處都在建設,工人們要吃喝,不可能憑空變出來,就當支持一些聯邦的建設。
這些天。
聽廣播。
大家的視野也開闊了。
不再局限于一畝三分地,聯邦全局規劃,這個詞,一次次的深入腦海,到現在,感覺覺悟都高了一些。
很快,到了廣播時間。
“截止到今天,百城344段鐵路完成,標志著聯邦鐵路網,已經全部建設完畢,實現總里程十二萬公里。”
“......”
聽到這。
趙奇已經十分淡定了,在兩個月前,村里一夜出現瀝青路后,就再也沒有懷疑過聯邦的數據會有問題。
妥妥的。
絕對夠。
只是對數字有點震撼。
十二萬公里鐵路,這是什么概念啊,以鐵路的用料,光是這些鐵路,就足夠全聯邦一人一幅鋼鐵鎧甲。
“從本月開始,各地將陸續進入秋收。”
“預計,今年聯邦糧食總產量,將會再創新高,聯邦收糧的一貫原則,不強制,不攤派,全憑自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