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副城區內,城外也有大量的工人忙碌,不過不是士兵,而是工建部的人,正在建設整個元城區域。
元城面積很大。
三千平方公里。
顯然。
首府城區不可能全覆蓋,只占了三分之一而已。
其余大部分,主要是山林和農田。
因此。
按照規劃,修建了十八個鎮,三百六十個村。
前者已經修好,但三百六十個村的建設,卻是在進行當中。
由工建部承建。
“快完工了嗎?”
“看樣子是的,聽說還要裝修,我倒是覺得,現在都能夠住人。”
“嗯嗯!”
“......”
不少百姓看著主體已經完工,甚至屋瓦都、墻面磚都貼好的回遷房,眼睛放著光,恨不得立馬住進去。
在場大多都是種地的。
土房。
木屋。
是以前的標配。
磚房?
已經算奢侈的。
而如今。
每家每戶,都有結實的磚房,面積還不小,庭院更是讓人喜歡,前院可以種點菜,后院就是各自農田。
重新規劃下,整體看著太美。
一條條筆直的道路,已完工。
綠化。
排水。
都做好,電線桿也立了一路。
真算起來,在這里住著,并不比遠處的首府主城區差,住的條件差不多,還有地可以種,交通也方便。
城里人什么的,幾乎沒啥吸引力。
。。。
另一邊。
主城區。
如今。
距離搬進來已經快半年,所有人幾乎都適應了生活的變化,現在是冬天,元城冷了下來,但有空調啊!
早上在溫暖房間醒來,溫暖如春。
空調整夜開著。
費電?貴?
聯邦有補貼的。
冬天的電費很低,開一冬天也沒有多少錢,當然,總的算起來,還是讓人無法忽略,因此,只人在的時候開。
離家的時候會關,聯邦不差電,但也提倡節約。
起來之后。
洗漱。
做飯。
電磁爐熬點粥,放點綠葉菜,對付過去。
接著就是出門,交通簡直不要太方便了,城內軌道車,四通八達,幾乎可以到任何地方,而且并不擠。
整個主城區,一共六道環形的軌道交通。
最外圍。
城墻邊。
是一圈的各類倉庫。
糧倉。
鹽倉。
貨倉。
......
而城內房子幾乎都是分配,因此,為了就近上班,主要員工都是在附近居住,走幾步就到,無需坐車。
同樣。
聯邦機構,各個部門,都是如此。
辦公和生活距離,幾乎都非常近,真正坐車的,反倒是少數。
正因如此,整個主城區,在上下班時間,公共交通幾乎無壓力,看不到絲毫的擁擠,只有休假人會多。
主城區內,十分繁華。
一休假,大家也會到處逛逛。
不過。
合理規劃下,不會一窩蜂的,大家就近完全可以買到所有的的東西,全城一共設置三十六個商業街區。
不需要非得去什么城區中心。
當然。
城區的中心,也是挺繁忙的。
聯邦機構。
高等學府。
客棧酒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