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場,英文原版,會不會背?”
許臻點點頭,微笑道:“當然。”
……
就在兩人正準備即興飚一段戲的時候,二樓的連廊上,海棠劇社的社長正領著十幾個外國友人在附近參觀。
“這邊的輔樓是我們存放道具和資料的地方,”社長笑著指了指前面的幾個房間,道,“從前排過劇目的劇本、以及當時用過的道具都存放在這里。”
“剛才提到的青春版《哈姆雷特》、華夏語版的《靜靜的頓河》的資料也都在這里。”
“有興趣的話,我可以領幾位去看看。”
他說完這番話,一旁的翻譯將內容轉述給了那些客人們。
幾人互相看了一眼,皆有些興趣缺缺。
這些人所在的劇團和海棠劇社一樣,都是波羅的海戲劇節的參賽單位。
然而海棠話劇社在眾多參賽劇院之中,顯然是屬于水平相對比較低的那一批,多年來從未獲得過什么高含金量的獎項。
這次他們過來,不過就是抱著考察華夏市場的心態來的,并不認為海棠劇社真有什么值得交流的價值。
為首的一人剛想說不看了,然而還沒開口,他忽然聽到樓下傳來了一段擲地有聲的慷慨陳詞:
“……Theslingsandarrowsofoutrageousfortune,Ortotakearmsagainstaseaoftroubles(默然忍受命運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無涯的苦難)……”
一行人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力過去。
這段臺詞太過經典,以至于在場的無論是哪國人,英文怎么樣,都一下子就聽了出來:
這是莎翁的《哈姆雷特》。
而且還是最最經典的那段“哈姆雷特的獨白”。
背誦這個片段,可謂是所有戲劇從業人員的基本功。
倘若有人在劇院里表演這個片段,有時候,甚至連臺下的觀眾們都會隨之一起念誦起來。
然而會背是一碼事,背得好又是另一碼事。
有的人念誦得味同嚼蠟,也有的人激動得不在點上。
而剛剛從樓下傳來的這段臺詞,情緒、節奏的水平就相當之高。
高到了幾乎足以在一家中檔劇團里當男主角、在波羅的海戲劇節上登臺演出的程度。
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們頓時被激起了興趣,紛紛走到連廊邊,探頭朝下張望。
但下一秒。
當他們看到了念誦這段精彩獨白的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時,卻不禁面面相覷。
——只見,站在樓下的是一個穿著藏藍色工裝、拎著掃帚當佩劍的年輕人。
他的腳邊堆著掃成堆的垃圾,手套臟兮兮的,臉也臟兮兮的,一看就是真的干了不少活。
這是個……清潔工?
清潔工居然能把哈姆雷特的獨白念得這么好??
然而這還不算完。
不一會兒,這個工人表演完了自己的臺詞,又將手中的掃把交給了身邊的一個“工友”,那人如法炮制,也拿著掃帚當佩劍,將這段“哈姆雷特的獨白”念誦了一遍。
水平之高,絲毫不遜于剛才那人。
二樓的連廊上,一群外國友人們被這兩人演得聽得一愣一愣。
——華夏這邊的藝術氛圍這么濃郁的嗎?
連清潔工都能有這么高的戲劇造詣?
這一刻,所有人心中都同時升起了一個念頭:
業界對于海棠劇社的實力是不是嚴重低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