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更后改,改完刪除)
張定宇、夏小軍……
許臻聽到這兩位競爭對手的名字之后,不由得微微蹙眉。
他向喬楓問道:“影帝們也會來參加試鏡會嗎?”
喬楓搖搖頭,道:“這個通常不會。”
“這種場合,一般就只有年輕演員才會試戲,算是前期宣傳的一環。”
“如果試了一圈,沒有特別出彩的,這試鏡會也就白試了,算是給所有人一個交代,到時候也好解釋為什么不用你們。”
說罷,喬楓又安慰道:“不過你也別灰心,既然說了要試鏡,就不完全是擺設。”
“試了一圈最后空降其他演員的情況當然很多,但是真的通過試鏡選出了合適角色的情況也比比皆是。”
“要是真發揮得好,滿足了制片方的需求,也不是說一定就是無用功。”
“咱還是得好好準備,但我的意思是說,別抱太大希望。”
許臻聞言,十分理解地點了點頭。
跟多位影帝競爭同一個角色,害怕嗎?
說實話,并不害怕。
這兩位確實都是業內有口皆碑的好演員不假,但是,許臻感覺自己也還不錯。
“影帝”頭銜表彰的是他出演的某個角色深入人心,并不是說這個演員的演技足以封神。
除非是像梁武哲前輩這種,因多部電影反反復復稱帝,否則,影帝頭銜不足以令人望而生畏。
但要說毫無壓力,那肯定也是假的。
因為,“影帝”頭銜代表的不僅僅是表演的水平,更代表著業內的認可,以及較強的票房號召力。
許臻目前在電影界還只是個新人,從未演過男主角,扛票房能力尚未經過市場的檢測。
片方如果想要啟用自己來演楊子容,勢必要承擔一定的風險,不如用老牌影帝來得穩妥。
除非演員的氣質形象跟角色高度契合,或者是在表演方面跟其他人相比有著明顯的優勢,否則,制片方很難下定決心去啟用一個新人。
許臻心下也明白,自己拿下“楊子容”一角的可能性并不大。
但這不妨礙自己去努力爭取。
常言道,盡人事、聽天命嘛。
他猶豫了一下,抬頭對喬楓道:“試鏡會我肯定要去參加的,但不強求非得演楊子容,其他主要角色也可以接受。”
“少劍波,高波,甚至包括灤平,我感覺也都有可挖掘的空間。”
喬楓聞言點了點頭,道:“那我就去跟劇組那邊溝通了,說你很想參演這部電影,咱‘服從調劑’。”
許臻聽到他這個用詞,不由得咧嘴一笑。
……
一周之后,喬楓收到了《智取威虎山》劇組發來的邀請函:影片中“楊子容”一角的試鏡會將于10月4日舉行。
為了不影響《失孤》的拍攝,他并沒有寫人物小傳,也沒有沉浸式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只是站在旁觀者的視角,對這個角色進行了一些必要的準備。
而且實話實說,自己能不能拿下這個角色,跟有沒有入戲的關系也并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