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臻這會兒不禁懷念起了智取威虎山劇組,雖然物資匱乏,大師傅手藝也堪憂,但起碼管夠。
楊子容可不需要沈世河這種病態感,導演巴不得他能壯實一點。
而且,時不時還能偷著烤兩塊白薯吃。
不過好在,手里捧著南瓜粥,耳朵里還能聽見劇組眾人對上午兩場戲表演的稱贊,這也算是不錯的精神食糧。
對于今天上午的兩場表演,許臻本人也很滿意。
在我的一級兄弟開拍前,他挖空心思琢磨了許久,才終于敲定了各種各樣的細節。
包括如何結合蔡叔的實際生活經歷,去寫“世河舅舅”的人物小傳;怎樣的情緒,才能讓他演出人性的撕扯來。
包括幾位特約演員的情況,他們念不好臺詞,那就不念,所有臺詞都由自己來說;他們控制不好情緒,那就由自己來控制,把他們的情緒引導好。
這些東西說來容易,實際上煞費苦心。
許臻最近這段時間一直在研究這些,好在最終效果可喜,總算是這段時間的努力沒有白費。
當然,今天的兩場戲還只是個開胃菜。
如何引導好徐浩宇,把電影中兩位主角間的戲份演好,這才是影片成敗的關鍵。
許臻早在半年以前就給徐浩宇安排了任務讓他仔細觀察浩浩,模仿對方的言談舉止。
如今一檢查,對方果然沒有敷衍了事,將浩浩不和諧的動作、神態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許臻跟他對了兩段戲,居然產生了一種“老懷大慰”的錯覺。
傻徒弟出息了啊
而且夠努力
他如果肯豁出時間來精打細磨,一年磨一兩個角色,尤其是特殊類型的角色,還是能演好的
直到這時候,許臻才明白為什么會有“演而優則導”這種現象。
因為導演是一個劇組的大腦,無論是運鏡、布景,還是演員的表演等等,都需要經過導演的統籌考慮來形成最終方案。
所以,一個人的理念如果想要在影片中貫徹下去,他就必須要當導演。
許臻倒是沒有這么大的野心,因為他對拍攝上的各類雜事沒有興趣,他的興趣都在表演上。
不過,偶爾充當一下演技向的副導演,他倒是感覺十分過癮。
入行多年,許臻一步步通過努力走到現在,對表演有很多心得,也有很多經驗愿意跟別人分享。
每次看到身邊的人在自己的指導下貢獻出了精彩的表演,他可能比演員本人還要開心。
許臻感覺自己以后閑的沒事的時候,應該多去自家公司的片場轉轉。
即便是沒有喜歡的角色,也可以為其他演員的表演幫助。
正所謂教學相長,教別人也可以看到自己身上的問題,同時還能提升影視劇的品質,一舉多得。
許臻這段時間每天泡在劇組里,一心撲在電影的拍攝上。
而這期間,外界其實還發生了很多與他有關的事情。
這些事對于一般人而言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大事,但對于現在的許臻而言,卻顯得相對次要。
比方說每年的六月份,都是魔都電視玉蘭獎的頒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