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河村中,管陶知道了為何遠離他們建房的原因,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心中也不再糾結,于是就開始領著小吏和井春一起去給新來的移民選建房地址。
漢部落建房選址其實沒多大要求,首先是不能脫離村子太遠,然后只要通風排水,地方夠大,方便取水就好了,至于農田什么的,新來的這十戶移民,他們的田正好從村中多余的田地里出。
村里經過全面土地改革,重新分配之后,肯定會多出不少的田地,到時候正好分給新來的移民,也省得重新開荒了。
三人在村子里走走轉轉,最后選中了村北一處空地,這片空地最邊緣的一棟竹樓,就是管陶侄子家的竹樓,周圍基本上也都是管陶家的親戚,將來方便照顧新來的移民。
另外,這邊空地雖然距離竹樓很近,但是中間卻有大約三十米寬的一片竹林,把房子修在竹林的另一面,便可有效的保護**,當地百姓就算站在住樓上,也不可能隔著竹林看到人家的院子。
而且三十米這么近的距離,就是隔空喊話也能聽的見,不至于讓移民脫離了村落。
選定了地址之后,他們就開始丈量土地,砍伐竹子打樁定出位置,然后約定好明天就將建材拉過來。
瓊州島的人口分布是個大問題,這和漢部落傳統的統治方式有極大的區別,也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比如瓊州島這里沒有磚窯,而且磚窯這種東西更不可能直接在各村建一個,那是浪費,但是人口分布的又太散,都是一個個的村落,所以各村的移民建房,所需要的磚塊還得從郡里運輸過去,上河村這里也是同樣的。
按說移民的事情早在去年年末就已經確定了,這房子早該建了,但是因為沒有建材,所以就一直耽擱了下來。
鐵砧這一個月可沒閑著,他在郡守府附近大搞基礎設施,磚窯,內河碼頭,糧倉,官署等必備設施都要建設,又從當地駐軍申請了一些士卒,看押著一批戰俘在這里做工。
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總算是把磚燒出來,然后就立刻開始向各村運輸,準備給移民修建安置房。
第二天一早,井春帶著管陶還有很多人一起在河邊迎接運輸建材的船隊,因為磚塊都非常沉重,陸路運輸不便,再加上上河村水運交通方便,鐵砧干脆弄了一支船隊過來,這次運輸的不僅有建材,還有準備分發給當地百姓的各種種子。
牲畜什么的倒是還沒弄來,主要是怕發給當地百姓,他們也不會養,再把好不容易弄來的豬崽子養死了,那漢部落可就虧大發了。
一直到了半晌午的時候,船隊才抵達上河村的岸邊,來的都是一些單桅的小帆船,這種平底船就算沖上岸去也很容易推回水里,不怕擱淺,所以在這種小河道中極為方便。
待船隊停穩,鐵砧第一個從船上跳下來,剛一上岸,他便看到了管陶正帶著村子里的人在這里迎接,管陶的旁邊還站著那個從拓海郡借調過來的井春。
“郡守大人,您怎么也親自過來了?”管陶當先開口打招呼道。
“哈哈,我這不是不放心嗎,跟過來看看,這幾船東西可不輕啊,我怕出了差錯,另外我還給你們帶了些好東西來。”鐵砧也笑著打招呼道。
“哦,不知道郡守大人帶了什么東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