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人胡杉將家里安頓好后,立刻就帶著自己兒子去了河邊的田地,他想先看看自家的田畝,還有周圍幾個鄰居的田畝,這片地上現在什么都沒種,只有自己長出來的一些野草。
在這個以農為本,以食為天的年代,讓田地拋荒可不是什么好事,之前他們沒到也就算了,但是現在必須盡快把糧食種起來。
雖然首領給的安家費足夠他們什么都不生產也能過上一年,但是今后的日子怎么過?就指著這些田畝討生活呢,所以必須有所產出才行。
胡杉在地里轉了一圈,發現這邊確實和田橋之前說的差不多,論土地的肥力,那肯定是和漢部落那邊沒法比的,但也沒到種不出來東西的份上,沒看到人家當敵人這么多年不也在一直耕種嗎?
旱田改造水田略微麻煩一點,可能需要幾天的時間,所以他和自己兒子商量了一下,決定先把輔田種起來。
剛剛他已經跟這里的人了解到了,上河村目前什么蔬菜都沒有,只有玉米還有蛋肉這些東西,另外就是竹筍,但是漢部落的人基本上吃不慣那個東西,所以還是盡快把蔬菜種出來再說。
任蹤這個鐵匠和單朋這個陶匠,一大一小的兩人牽著驢馬,拿著工具奔向了村外。
任蹤準備先去附近的竹林里砍一些竹子回來當建材,他想在自家院子里搭一個鐵匠鋪,制作一些菜刀剪子錐子頂針之類的小東西,這些肯定是村里人急需的,還有各種的農具,比如鐮刀什么的,這里只種玉米和豆子,也不知道當地人是怎么收獲的,有沒有鐮刀可用。
但是不管怎么樣,他們下個季度改種水稻之后,肯定是需要鐮刀用來收割的,這個你總不能直接上手去薅吧。
單朋牽著自家的毛驢和任蹤同行,他主要的目的是砍一些燒火用的柴火,順便在村子附近搜尋一下,有沒有合適的粘土來源,又不能是田地的地方,回來采集一些粘土燒制陶瓷器皿。
他們都是最小二級爵位配發的院子,面積很大,所以單朋也想將這個陶瓷窯建在自己家里,將來也方便他干活,又不會影響村里的其他人。
謝里家剛剛找田橋和管陶兩人借了牛車,然后從岸邊的船上把他們從老家帶來的那具小石磨搬到了新家里。
這具石磨便是他們當年花錢請石匠打制的,后來放在他們家的豆腐坊里,給謝里家賺了不少錢,這次移民的時候也沒丟,詢問了一下允許攜帶后,便直接將這具石磨也帶來了,如今總算是落座到新家里。
兩口子還有孩子忙活起來,去新挖的井里打水泡豆子,準備明天就開始開工,盡快將他們的豆腐坊重新恢復經營。
那個皮匠敖啟和他那個裁縫媳婦,如今卻已經成了當地村民的座上賓,兩人一個做鞋一個做衣服的,別的不行,但卻是新來的這十戶移民中穿的最好的,再加上上河村里本來就有他們自己的紡織業,村里并不缺布匹,但卻不會怎么制作衣服。
于是乎,經過田橋和管陶的介紹,兩人頓時就在村子里受歡迎起來。
敖啟的媳婦有一手量體裁衣的本事,一把剪刀上下翻飛,頓時贏得了大姑娘小媳婦的青睞。
敖啟自己也拿出一堆用木板雕刻的鞋樣,鞋底樣板,給村里的人分享,若是有破舊的麻布什么的,按照這個鞋樣剪下來便可縫制成最常穿的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