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樣草原部落還不愿意順從的話,那漢部落根本不用出兵,直接物資制裁,斷了他們的白鹽和金屬供應,僅此一點就夠他們受得了。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以前草原部落大多使用鑫部落出售的竹箭,現在鑫部落沒了,漢部落又不出售這種武器材料,以后他們再想使用便宜的箭矢可就難了,只能自己去找材料制作,光是這個就能極大的削弱牧民的戰斗力。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羅沖十分懷疑,究竟還有誰敢在漢部落的眼皮子底下搞事情?難道他們不怕漢部落的制裁?
聽到羅沖疑問,游智立刻解釋道。
“回首領,自冒頓兵敗身死之后,現在的草原上最大的勢力就成了咱們漢部落,還有以前就和咱們有過接觸的蘇日圖部落。
蘇日圖這個家伙就不老實,他仗著之前冒頓來襲,咱們漢部落邀請他們參與反擊的事情,在草原上到處吹噓和咱們漢部落關系緊密,親如兄弟,連打仗都一起打,以此來威脅一些小部落依附他,從去年年初到現在,他的部落已經擴張到了不亞于去年冒頓的實力,如果他有心的話,應該也能召集出來四萬人左右的騎兵。
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他在咱們漢部落購買了不少鐵器,不過并不是由他自己購買的,而是讓那些依附他的小部落,以單獨的名義前來購買。
然后這個家伙學習了咱們漢部落的騎兵戰術,現在還自己制作馬鐙和高橋馬鞍,完全仿照咱們部落的馬具,而且在他的勢力中,這種馬具的普及量很大,少說也有上萬具之多。
就算他手下那些買不起鐵馬鐙的小部族,也已經學會了使用繩子,木頭,藤條之類的東西制作軟馬鐙。
這個人雖然暫時還是對咱們部落畢恭畢敬的態度,但他已經具有了威脅咱們洪湖三郡的能力,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啊。”游智先是給羅沖匯報了這段時間他打探到的情報,然后才鄭重的給羅沖提醒道。
羅沖沒有說話,臉上不喜不悲,只是平淡的點了點頭,這個事情他其實早有預料,就像剛才游智說的那樣,冒頓現在是死了,但是草原上保不齊就還會有其他的冒頓存在。
只要漢部落在草原上還有利益,只要漢部落還涉足草原,這樣的事情就無法避免。
農耕和游牧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終究會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
羅沖曾不止一次思考過這個問題,也回憶過前世的歷史,北方的游牧民族為何屢屢侵犯中原的農耕民族,這個問題毫不夸張的說,一直從西周延續到了最后一個封建朝代,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雙方的矛盾。
他仔細的想過無數次,試圖尋找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法,但還是沒有想到,因為這就是個根本的生活方式問題。
他們游牧的生活習慣就造成了他們沒有任何抵御災害的能力,所以哪怕只是冬天下個大雪,雪埋住了草,讓牲畜失去了食物,他們的牲畜就會大批量的餓死,或者干脆雪再大一點,直接壓垮了他們的帳篷,凍死了所有的牲畜,這也不是不可能的。
農耕民族種地吃糧食,平時可以把吃不完的糧食存起來,遇到災年可以拿出來度過難關,但是游牧民族沒辦法。
他們無法儲存食物,活著的牲畜才能給他們帶來源源不斷的奶制品,有人可能會說,漢部落可以存糧食,游牧也可以多存些牲畜嘛。
但其實不然,糧食又不會消耗什么,最多占個地方,建個糧倉,可牲畜是活的,存欄的數量越多,需要的飼料消耗就越多,但草場的面積是有限的,一片草地就夠那些牲畜食用,不是你想多養兩頭就多養兩頭,多出來的那幾頭根本就沒東西吃,早晚也是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