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早期的蒸汽火車并非如此,蒸汽火車時代,鋼軌是有接頭的,要不然為什么火車走起來總是發出‘況且況且’的聲音,那就是車輪駛過鋼軌接頭時發出的噪音。
但隨著后來技術提高,人們開始追求更加安靜平穩的運行,便開始使用熔焊技術焊接軌道,用來消滅所有的軌道接頭,并且鋼軌剛出廠的時候,就做的很長很長,用來減少焊接的成本。
不過這對目前的漢部落來說仍然是個巨大的難題。
怎么說呢,漢部落目前的鋼軌規格,都是按照一百米一根做的,即使是這樣,都已經很困難了。
窄距鋼軌一米三十五斤,一百米就是三千五百斤,所以想要軋制這樣的軌道,你首先就得澆鑄一塊三千五百斤的鋼錠出來,而且還得將這塊重達將近兩噸重的鋼錠二次加熱,燒到橙紅色狀態,使其軟化之后,再用軋鋼機拉長。
重載的就更重了,一米六十斤,一百米就是三噸重,那就得先澆鑄出來三噸重的鋼錠啊,這么重的東西,而且還是上千度的高溫,只能用滑輪、鐵鏈和軌道吊著走,要不然根本沒辦法轉運,這還只是一百米一根的。
要是想要將這個長度延長一倍,軋鋼機倒是沒什么問題,但是吊裝機就有問題了,那就是一塊六噸重,燒的紅彤彤的鋼錠,轉運起來可就不容易了,如果將長度延長到五百米一根,直接就是十五噸的紅鐵塊,難度直接增加一個量級。
思來想去,羅沖也沒想到什么好的解決辦法,延長鋼軌的長度肯定是需要的,不過只能看研究所的本事了,反正最少也要把它延長到兩百米,最好還要想出熔接的辦法,將來鋪鐵路的時候直接把它焊成一根,這才是最佳的解決方案。
第二天一早,游智先是跟羅沖申請回一趟家,然后將自己的家人接到拓海郡居住,今后的幾年時間,他要在都城的工地忙活,和家人太遠就不方便了,如果放在拓海郡,他還能抽空回去看看。
等接上家人之后,他再帶著家人一起南下,并且開始召集金吾衛的人手,然后接收羅沖說的那三千名奴隸前往工地。
墨芯這個制作沙盤模型的技術小組,他們還要晚一些再南下,等他們先把模型制作完成,然后再帶著家人一起去找游智。
羅沖全都一一應允,將他們各自打發了之后,自己吃完早飯,便和親衛們一起前往新鋼郡的研究所,準備探討一下鋼軌的問題。
結果到了下午兩點,羅沖在林飛的帶領下到了事故現場的時候,他才發現事情并沒有自己之前想的那么簡單,情況似乎還要更嚴重一些。
位于實驗軌道三百米的接頭處,接頭的鋼軌不僅被向下壓彎了,整個工字形的承力結構也被壓的扭曲了,羅沖這才明白了,昨天晚上親衛說的那個‘壓扁了’是什么意思。
他指著那個嚴重變形的接頭對林飛問道,“你們研究所的人怎么說,這應該不光是接頭的問題吧,是不是鋼材本身就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