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尾在咸豐郡整頓著改革的事情,詹茂也已經到了瓊州島南邊的觀海郡這里,觀海郡人口雖然不多,但是當地可以用來耕種的土地卻有不少,好好發展一番,將來也能成為一個產糧大郡。
而且這里就是瓊州島的南部海岸,同樣也可以發展曬鹽,或者漁業捕撈,將來的發展潛力一點都不小,只是目前受限于人口限制,只能進行一些基礎的農業生產。
詹茂有過管理數千人的大部落經歷,現在又有整個官署吏員的輔佐,管理觀海郡的幾十個村莊完全沒有問題。
在和其他人一起到鐵砧的新化郡開過會,取過經,了解了當地的情況后,也很快著手處理了起來。
姜宣同樣非常有經驗,他本來就管理過數千人的部落,后來又和堅盾一起管理過牧野郡的地方事務,雖然主要以堅盾這個牧野郡郡守為主,但當時郡里的農業方面卻主要由他來管理,堅盾負責大局還有牧野郡的畜牧產業。
現在姜宣來到朝陽郡后,也將農業放到了首位,朝陽郡的余氏族雖然獲得了四條拖網漁船,但是目前的海產品主要還是郡內自銷,最多再往崖山郡這里賣一些,根本沒什么銷路。
再加上就四條漁船,總共也用不上多少人,最多也就是女人在家里補一補漁網,其他大多數的百姓還是被安排著從事農業生產了。
漢部落以農為本,再加上羅沖今年新弄出來的五年計劃,總之好好經營農業總是沒錯的,至于那些海產品,正好用于養殖未形成規模之前的肉食補充。
朝陽郡的百姓很苦,很窮,窮到每日只能以吃海鮮度日,但是姜宣就決定改變這個情況,他決定在今年下半年就實現朝陽郡的糧食自給,讓這里的百姓也能過上吃米的日子。
同時為了給當地百姓增加收入,姜宣也決定將當地的漁業捕撈更好的發展起來,他找到了刺史薛青窯,又找到了瓊州大都督楊峰,決定讓朝陽郡制作咸魚干或者腌魚,專門供應瓊州六郡的軍需。
瓊州六郡的軍隊就有上萬人,這些軍人總是要吃肉的吧,那么多的肉食從哪來?海魚就成了一個最好的肉食來源。
首先它不用占用當地的農牧資源,不會影響當地的農牧業發展計劃,再加上現在海產品的銷路不償,但是每次出海的收獲又頗為豐盛,基本上每次出去都能次次爆倉而歸,魚多的船艙都裝不下。
這樣的情況,海魚的價格肯定非常便宜,漁民為了多賣一點錢,而且為了讓四條漁船不至于天天窩在港口里,所以也愿意低價批發給軍隊,現在除了軍隊這里,別的地方幾乎也沒人買他們的魚。
薛青窯和楊峰都非常支持,首先這也算是軍隊支持地方建設了,再有就是用海魚來當肉食來源,確實比豬肉羊肉便宜,反正軍隊需要采買食物,買誰的不是買,從草原牧民那里購買羊肉同樣需要錢,而且路途太遠,運輸又不方便。
楊峰在采買了一批海魚后,覺得這些五花八門的魚肉確實非常不錯,又直接推薦給了架海郡那里的跨海大橋工地。
大橋工地上有戰俘,士兵,工匠近一萬五千人,這些人每天干重活,同樣需要大量的肉食補充,海里的廉價魚肉自然就成了非常合適的來源。
軍方和工地的兩張大訂單砸下來,余氏族自己所掌握的四條雙桅拖網漁船一時間竟有些供應不上了,面對這樣的情況,姜宣再次和薛青窯還有羅沖聯系,希望能增加他們朝陽郡的漁船數量,這樣也好擴大漁業規模。
信息傳到羅沖這里,他本來也有發展漁業的想法,只有漢部落的漁船多了,漁民們才會走出更遠,漢部落才能不斷的從大海中汲取財富,然后讓人意識到海中資源,為以后繼續拓展海外勢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樣第一可以讓漁民們摸一摸周圍的海域情況,甚至畫出一張海圖出來,二是讓人們看到海中的財富,使他們的目光聚焦到大海上。
至于別的,比如什么發現新大陸,甚至殖民海外,羅沖反正覺得自己這輩子沒什么機會了,小羅成倒是有機會可以試試。
為了實現這兩個戰略性的目標,羅沖決定給予海洋捕撈業一定的政策扶持,主要從兩方面下手。
第一,要有更多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