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隸們不敢繼續廢話,聽說晚了沒飯吃,都開始加速清洗自己,然后又全都爬上了岸,一起在管教的帶領下去吃飯。
至于趁著下河洗澡的時候逃跑?那是不可能的。
什伍連座制度了解一下?跑了一個全伍一塊殺,其余同什的另外五個人也要挨鞭子、斷食。
起初這些人剛被抓過來的時候,當時還有一千七百多人,那時候的戰俘確實產生過逃跑的想法,但是給他們按照什伍制度編好組之后,再有人逃跑,全伍直接鞭打致死,最后還要斬首,一千七百多人,硬生生因為連座制度被殺的還剩一千六百多。
近百人在嚴酷的連座制度之下慘死,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再有人想要逃跑時,同伍的四個人直接將想要逃跑的那人舉報了,或者剛發現人不見了就開始主動去追去找。
為何?還是因為怕死啊。
后來因為這個制度弄得,奴隸們現在全都按什伍編隊做事,不管是干什么,吃飯睡覺拉屎,什么時候都不能讓同伍的人落單。
后來大家習慣了這樣的制度之后,也就沒有人再去想逃跑的事情了,因為太不值,逃出去的可能性也不大,再有就是這里距離竹島太遠了,他們根本就無力跑回家鄉。
......
奴隸們老實的跟著管教去吃了飯,當天晚上就被押上了帆船,他們和運煤的船只組成了船隊,一起前往衛山郡的碼頭,這還是這些奴隸們自從被俘以來,第一次離開東薪郡的煤礦,前往漢部落的其他地方,更是第一次知道,他們挖出來的那些煤被漢部落運到了何處,運過去干什么?
三天以后的一個清晨,奴隸們早早的在船艙里啃完了干糧,然后就被管教們催促著起來活動活動,等下他們就要下船了。
眾人聞言十分緊張,不知道離開了他們已經待了一年的煤礦,漢部落又會把他們送到什么地方去。
不少人直接來到了甲板上,然后就看到了至今為止自己所見到的漢部落第三座大城,衛山郡。
衛山郡的碼頭處,大大小小的帆船停靠在這里,已經提前抵達的運煤船正停靠在這里,有人正在用吊籃和木制起重機轉運船上的原煤,還有從湖心島煉焦廠運來的焦煤。
兩種不同的煤炭分裝在兩種馬車上,馬車已經開始在街邊集結,車夫們都在碼頭附近的小攤上吃飯,等這里的裝卸結束之后,他們就要成群結隊的趕著大車將這些煤炭運往新鋼郡了。
只不過這些趕車的車夫們都有些郁悶,他們最近已經聽到了風聲,部落要修一條從衛山郡碼頭這里直達新鋼郡的路了,而且聽說上面要跑鐵車,不再需要他們這些馬車了。
雖然知道就算修成了鐵車走的路,他們也不可能失業,但是搬家換地方肯定是需要的。
漢部落目前就是這種情況,不管怎么改革,不管你從什么崗位上利用高科技節省裁撤下多少人,都可以將裁撤下的人力妥善安排,漢部落根本沒有失業一說,因為本來就不夠用的,這邊用不上你了,其他地方也有的是活給你干。
只不過住久了之后再讓他們搬家終歸是有些不舍。
等這些車夫們吃完了早飯,又從小攤上買了些干糧,大家重新來到碼頭時,卻看到碼頭上剛剛停靠了幾艘船,棧橋上面正有捏著鞭子的管教指揮一些奴隸排著隊上岸。
車夫們全都互相對視了一眼,心中暗道,這八成就是來修路的奴隸來了。
.
.
.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