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愿意將自己種出來的糧食交給部落,想要全部攥在自己的手里,無非還是這些人餓怕了而已,這才是問題的核心,就像現代社會經歷過饑荒時代的老人,總喜歡在家里儲存米面食用油是一樣的道理。
最后葉英說道,“兩位,你們不用糾結到底要不要交稅的問題,我只告訴你一件事,只要你們聽從官府的安排,按照官府的指導進行耕種,一家二十畝的糧田,足夠你一個成年男人,還有兩三個女人,再加上十幾個孩子的吃用,而且交完了兩成的稅糧,你一家一天三頓可勁的吃也吃不完,最后只能存起來。
“以前也有像你們這樣新加入的百姓,交完了糧稅之后,家里剩下的糧食還不愿意賣給官府,就想放在自己手里存著,可是最后呢,他們自己吃不完,也存不好,等到糧食里長了蟲子,全都發霉爛掉,他們才知道后悔,最后還不是主動將多余的糧食賣給官府換成錢了?!”
葉英的回答直指問題的核心,如果要是早點這么說的話,他們就不至于那么擔心了。
就像葉英猜想的那樣,這個純粹靠打獵捕魚生存的部落,只是餓怕了而已,他們生怕自己好不容易種出來的糧食交給了部落,然后讓他們自己繼續餓肚子。
如果真的像葉英說的那樣,就算上交了糧稅給部落,自己剩下的糧食十幾口人也不吃完,那他也不介意給部落做一下貢獻。
要是自己都吃不飽餓肚子的情況下,我還管你部落死活?我還是先保證自己家人不餓死再說吧!
其實從古至今哪個朝代不都是這樣嗎?要是百姓真到了餓肚子的份上,不直接揭竿而起,殺官造反就不錯了,還給你官府交稅?想什么呢?快洗洗睡吧。
等有喬氏的長老和巖都初步了解了漢部落的生活方式和耕種模式,以及部落的管理制度后,他們這頓飯也吃的差不多了。
最終經過了長達半個小時的內部討論后,長老和巖總算是給他們這六七百人的遷徙大隊做好了思想工作,眾人一致決定加入漢部落,跟著葉英他們走。
葉英也立刻做出決定,他們必須帶領這群移民加快速度向西邊的都城工地趕路,這樣才能在他們攜帶的糧食吃完之前,和游智支援的送糧隊伍接上頭。
.
.
.
我現在很累很忙,所以目前每天只能保持一章四千字的基礎更新了|?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