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就是這個‘湯’發明了制作熟食的方法,讓湯部落真正的成了人,吃熟食的人。
后來‘湯’帶領著一支族群,跋山涉水來到了現在湯部落所在的這塊地方開辟了新家園,這才正式成立了湯部落,才有了他們有湯氏,后來又不知道繁衍了多少代,他們才逐漸學會了制陶,種植,打鐵,筑城這些技能,把湯部落發展到了如今這般規模。
湯部落祭祀用的祭品也很獨特,他們和漢部落不一樣,沒有那么多的牲畜,就算是現在有了養殖家畜的技能,那也是這一兩年才開始的,所以湯部落自然沒有拿什么六畜來獻祭的習俗。
湯部落也沒有活人祭,所以顯得也沒有那么殘忍,他們的祭品講究的是一個種類齊全。
雖然沒有漢部落獻祭六畜的習俗,但是天上飛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土里長的,河里流的,這五樣是必須有的。
也就是飛禽,走獸,游魚,小麥,還有淡水這五樣祭品。
每逢部落將要舉行大祭祀的時候,湯姬都會提前派出氏族中最厲害的獵手,去狩獵一頭野獸,還有飛鳥,一般以大雁,野鴨,或者遠古巨鵝這種飛禽,另外還有河中現撈上來的魚,以及一束沒有脫粒,還帶著秸稈的小麥,最后就是一桶河里的淡水了。
值得一提的是,湯部落所需的這三種飛鳥走獸和游魚,都必須是活的,等到祭祀的時候再現殺,如果是以前舉行的祭祀,那自然沒問題,湯姬可以提前很長時間就讓人去準備這些祭品。
但這次的祭祀儀式搞得很倉促,想要準備的那么齊全自然就不容易了,還好這次的祭品都是漢部落提供的,為他們解決了最后一個麻煩。
走獸用的直接就是漢部落家養的高鼻羚羊,這玩意兒體型夠大,頭上還有一對又尖又長的犄角,比較唬人,關鍵還特別高產,漢部落隨隨便便都能拿出一堆。
魚就更不用說了,別說是當天打撈的淡水活魚,你就是想要活著的海魚,漢部落也有辦法當天弄來,哪怕是跟豬一樣大的金槍魚也不是沒有可能。
至于飛禽,只要不是宰漢部落用來傳信的阿祖卡巨鷹,其他的雞鴨鵝隨他們便挑,要啥給啥。
祭祀舉行的很順利,羚羊、河魚、漢部落的烏羽雞,全都現場殺了,三種動物的血放了滿滿一盆,全都融合在了一起,然后湯姬用那把獻祭用的小麥當作掃把在血里蘸了蘸,將三種祭品的血反復淋灑在代表五個神還有他們祖先的圖騰柱上面,這就是給神靈和祖先獻祭血食的方法。
撒完祭品的鮮血后,再把這三樣祭品宰殺干凈,和小麥一起投入陶制的大甕里,下面用小麥的秸稈來點火,用這些祭品煮一鍋湯。
除了羊頭、雞頭、魚頭要留給神靈和祖先外,其他的部分全都一鍋燉了分給在場的眾人,就算撈不到肉也要每人分一晚湯喝,這就是湯部落的傳統。
折騰了大半天之后,湯姬站在祭壇上對下面湯氏族的百姓高聲說道。
“有湯氏的族人們,今天是我們重新選舉湯部落首領的重要日子,為此,我們特意邀請了湯部落其他氏族的族長們,雖然有一些人未能到場,但是大部分的族長還是來了,按照我們以往的慣例,只要新首領有超過七成族長的支持,就可以正式繼任,所以沒來的那幾個族長并不重要,我們的繼任選舉依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