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等于他們白得了一筆不菲的收入不說,還每戶人家撿了一臺織布機,有這些實實在在的利益落進自己的口袋,誰還管那些族長們的死活,反正他們也沒干什么好事。
再加上新來的縣令大肆提拔本地人充當里閭的鄉老、里長等職務,用當地人管當地人,很快就消除了原本各氏族族長的影響力。
隴西郡的情況如果說是順利,那津浦郡的百姓簡直就可以用‘簞食壺漿,喜迎王師’來形容了。
當地百姓一聽說他們的族長都被抓了起來,不僅沒有一個憤怒的,反而舉著水壺,端著食物,站在路邊歡迎虎賁衛的士兵進駐。
實在是津浦郡的幾個族長把他們壓榨的太狠了。
等他們聽說湯部落如今已經換成了湯瑤為首領,并且要在湯部落施行全面漢化的政策,那簡直高興的差點蹦起來,要不是這年頭還沒有鞭炮,恐怕老百姓都要家家放爆竹來慶祝了。
漢部落的政策是什么,那是編戶齊民,分田分宅,男人們每人最少二十畝地,而且只能用來種糧食。
他們要是早點有這政策,還用被他們的族長逼著去種高粱嗎?
明明自家的田畝是整個湯部落最肥沃的土地,可偏偏不讓他們種糧食,這特么干的是人事?!
因此在津浦郡的官署設立之后,百姓們對于工作組的各項工作都十分積極的配合,該做身份證做身份證,該丈量田畝就丈量田畝,基本上是讓做什么就做什么。
津浦郡的工作組也沒含糊,在得到當地第一手的土地資料之后,立刻組織百姓進行恢復性生產,能改水田的地方立刻種植水稻,不能改水田的地方施行大豆、玉米、小麥三種作物輪作的種植方式,別的什么都不管,先恢復了當地的糧食自給自足再說。
俗話說的好,缸里沒糧,心里特慌,現在想要穩定當地百姓的人心,最好的做法就是先讓百姓們見到金燦燦的糧食。
湯部落的其他郡縣雖然沒有出現氏族族長欺壓百姓的情況,不過有了湯瑤這個大首領的命令,再加上虎賁衛戰士的監督,以及執政工作組的協調,各地的‘全面漢化’進程也很喜人,并沒有出現什么意外的情況發生。
其實這一點也多虧了漢部落兌現了湯瑤之前說的承諾,雖然漢部落不可能讓那些氏族族長們繼續掌權,但是他們的榮華富貴漢部落還是可以滿足的。
各氏族族長在編戶齊民的時候都被授予了爵位,以表彰他們的配合,畢竟人家把自己氏族的百姓都貢獻出來了,漢部落給點好處也是應該的,當然,前提是他們不跟漢部落作對才行。
有了爵位就意味著有了更大的房宅,更多的田畝,數倍于普通百姓的耕地就能有數倍的產出,只要他們好好的經營,過上無憂無慮,甚至是豪華奢侈的生活都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