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沖很快就把游野的信取了出來,快速的瀏覽了一遍,里面主要講述的還是他這段時間的活動。
首先還是找人,游野一直在率領小隊搜索附近可能出現的人口,有時也會從外出的食人族小隊中解救被他們俘虜的小部落,這么長時間下來,他們北方臨時營地的人口已經增加到了將近三萬人,聚居點已經擴展到了四個,成果十分喜人。
另外就是游野關于周圍地質情況的探索,這家伙幸運的在營地附近上百公里的地方找到了一個銅礦,走水路就可以直接從營地的位置登陸礦區,然后采銅冶煉,制作各種工具,這也是最近他們為什么沒有找部落要金屬補給的原因。
之前那次羅沖給他們的補給中也給了大量的種子,在食物方面,他們也已經能夠做到自給自足了,雖然還是以玉米和大豆為主,只有少量的地方能夠種植水稻,但是用來填飽他們的肚子已經不成問題。
而且被游野招攬的其中一個部落還馴養了一種高地綿羊,體型較大,毛也很厚,現在成了北方營地主要飼養的肉用和毛用牲畜,解決了北方營地的肉食和保暖問題。
役使的牲畜方面,雖然北方沒有黃牛和水牛或者森林牛這種生物,但是那邊卻有牦牛,牦牛雖然不適合耕地,但是馴養之后用來拉車,或是馱運卻沒問題,算是解決了役使牲畜的有無問題,不過數量依然很緊缺,畢竟他們那邊發展的太晚,根本繁殖不出來那么多的牦牛。
再有就是,游野在信中報告,說他們在那個黑湖附近招攬了一些野人,用糧食雇傭這些野人給他們挖瀝青,一筐瀝青換多少糧食的那種,現在他們已經攢夠了一船的瀝青,不日即將南下,詢問羅沖還有沒有什么別的東西需要他帶過來的。
另外,游野還在信里面詢問,要不要先把他們營地里的一部分人運過來,部落有沒有地方接收,如果需要的話,先運過去多少合適?
如果羅沖打算先收回一部分人口,那他們就連那艘裝載瀝青的貨船一起組成一個船隊,到時候一起返回部落。
在這封長信的最后,當然又是免不了索要支援。
不過游野并沒有在信中索要糧食,鐵器這些東西,他要的是布匹和棉花,理由就是今年從食人族里解救的人太多,還有新招攬的人口也太多,目前四個營地里雖然都有綿羊和牦牛,但是又不能全殺掉,他們還要留著繼續繁殖,于是營地這些人口的過冬物資就成了問題,防寒物資十分緊缺。
棉被,棉衣棉鞋,越多越好,沒有的話直接給棉花和布匹,他們自己組織人手制作也行。
最后還有一條十分奇葩的事情,游野居然找羅沖要一個衛所的正規軍隊,當然,他沒有傻到找羅沖要兵權。
按照游野的說法,去年到今年夏天的時間,他們和食人族的交火次數越來越多,游野為了弄來更多的人口,也經常組織狩獵隊或者探索隊伏擊食人族外出‘覓食’的小隊,給自己帶來更多人口的同時,也給食人族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不過食人族也不傻,他們很快就發現附近經常有莫名其妙的勢力和他們作對,于是就派出大量的戰士專門狙擊游野的隊伍,雙方的遭遇戰或伏擊戰,現在已經逐漸有向游擊戰和局部戰爭的規模發展。
而游野手下要么就是遺族里挑出來的狩獵隊,要么就是他自己帶的那百來個探索隊的成員,作戰經驗有限,已經無法支撐目前的這個局面。
所以游野的建議就是,讓羅沖往他們那邊派一支正規軍的衛所部隊,有一個衛所再加上他們當地組織的民兵就差不多了,最好再派一個擅長指揮作戰的將領過來,自己不干涉軍權,派過去的軍隊全由羅沖指派的將領負責。
這倒不是游野不想帶兵,沒能力帶兵,主要是他怕被羅沖懷疑,這封長信里整篇都在闡述一個觀點,那就是他游野絕對沒有反叛之心。
比如發現的銅礦,他告訴了羅沖,如果不告訴羅沖的話,他完全可以憑借這個銅礦,還有他手下掌握的這將近三萬的人口重新壯大起來,獨立成一個新的部落。
不過他沒有,他還是告訴羅沖,既然讓羅沖知道了,那這個銅礦就成漢部落的了,到時候羅沖要怎么處置,他都得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