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是作戰方式的安排,讓神策衛兩千多人去打一個龐大的種族,那么大規模戰役就是不可能發生的,別說幾萬人的大戰,就連打鑫部落那種動輒幾千人參戰的戰斗都很難發生。
為什么羅沖給神策衛的編制是每個排九個班,就是考慮到戰爭的規模而專門定制的,真正的三三制,是每三個單位組成上一級單位,三個班一個排,三個排一個連,三個連一個營,三個營一個團。
但神策衛不是,神策衛是九人一班,九個班一排,然后再往上才是三三制,于是就聽羅沖說道。
“你們的戰斗基本上以伏擊戰,游擊戰為主,戰斗規模不大,但部隊的出動率會很頻繁,一般情況下,每次的戰斗只需投入一個排的兵力,就能滿足戰術需求。
“神策衛三個營,共計二十七個排,那么你們就能同時發動多少場戰斗,你知道嗎?”羅沖一邊說著,一邊對去病考校道。
去病想了想,如果二十七個排就同時打二十七場戰斗的話,首領顯然不會問這么弱智的問題,所以既然首領問了,那肯定是有深意的,于是就聽他說道。
“如果需要同時作戰的話,那最多用二十個排吧,剩下的七個排留作預備隊,隨時支援前線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去病試探性的說道。
“沒錯,不管什么戰斗,一定要把預備隊留出來,不要一下子就把自己的全部兵力投入進去,不然稍微出點意外,你就會感到措手不及,然后就容易犯錯誤,指揮員一出錯,就容易導致整場戰斗的失敗。
“在作戰中,只有一種情況可以把全部兵力投入進去,那就是陣地防御戰中,敵眾我寡,并且敵人已經把所有的攻擊手段都使出來的時候,當你覺得可以一擊將敵人打垮的時候,才可以把自己剩余的兵力全盤壓上。
“戰爭,不只是雙方士兵的戰斗,更是雙方將領的對決,甚至說句不好聽的,打仗打的就是戰將,士兵只是將軍手中的棋子,從兩軍正式交戰前的排兵布陣時,雙方將領的心里對決就已經開始了。
“互相猜測,互相分析,判斷對方指揮官的意圖,從而針對性的部署己方的兵力,真的到了雙方士兵拼的你死我活的時候,那就已經到了戰爭的最后階段了,也就是決勝階段。”
羅沖點了點頭,先是肯定了去病對兵力投入的方式,然后又給他們講解了一些關于軍事的理論,接著他又對幾人說道。
“你們這次出征作戰,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即零散的伏擊戰,食人族經常會派出小股的狩獵隊外出抓人或者狩獵,一般情況下從幾十人到兩三百人不等。
“你們這個時候就可以根據當地向導提供的情況,還有自己偵察的情況,根據敵人的數量做出相應的兵力部署,一般情況下,出動一個排到兩個排,然后加上一些捕俘的民兵,就可以發動對敵人外出小隊的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