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又把戰士們之前訓練使用的舊槍都收了上來,然后給他們換裝新槍。
光是這兩項工作,前前后后就忙活了三天,三天過后,神策衛正式開始集結,準備行軍干糧,至于營地,羅沖倒是沒讓他們拆掉。
這個營地不算很好,但用來臨時安置個幾千人還是沒問題的,將來沒準就能派上什么用場呢,比如那些被神策衛抓來的戰俘,就可以臨時關押在這里。
準備好干糧,扛起鋼槍,背起行囊,這兩千多的士兵們就開始向衛山郡出發了,這次行軍到衛山郡碼頭,全程步行過去,羅沖沒有給他們安排火車,這樣也是為了讓他們習慣下長途行軍的感覺,畢竟到了戰區之后,不管干什么都得用兩條腿去量了,到時候就算想做火車也沒得坐。
同時,在神策衛向著衛山郡碼頭運動的時候,準備出征的船只也在向衛山郡碼頭集結,大量的船只開始匯聚,羅沖也趁這個時候給北方的游野發了封信,告訴他自己派出的士兵已經去了,同時帶去的還有大量的物資。
游野接到羅沖的信后,心里也是震驚加抱怨,他心里暗暗責怪羅沖,為什么只給自己派來一個衛所,總兵力才兩千出頭,他開始還想著,就算不能像攻打竹島那樣集結八個衛所,兩萬多人,但好歹三四個衛所總能拿的出吧,結果還真沒有,羅沖總共就派了一個衛所兩千來人過去。
其實這也是無奈之舉,首先他們面對的敵人就不一樣,打竹島,那是為了征服,為了占據那塊土地和上面的資源還有人口;而打食人族,現在要說為了占領土地,那肯定不太現實,不是漢部落打不下來,而是沒那么人口去占領,南方那么多一年兩熟,一年三熟的肥地還沒占完呢,誰有空去想北邊那么冷的地方。
不過游野他并不知道神策衛的戰斗力,也不知道羅沖布置的作戰計劃,所以他有這種疑問也是正常的。
有一說一,一個衛所兩千多人確實有點少了,所以羅沖才讓他們到了地方之后自行組建訓練民兵隊伍,讓他們給神策衛充當輔助,這不是因為神策衛缺乏戰斗力,而是純粹的缺乏人力。
游野立刻給羅沖寫了回信,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覺得羅沖派出的兵力太少了,至少也應該有三個衛所,才能在北方打開局面,建立有利的形勢。
然后又說了之前收到的那批物資,棉花和棉布他已經給百姓們發了下去,制作棉衣和棉被,大家雖然沒去過漢部落,但是一直享受著漢部落的恩惠,對漢部落也是心存感激。
另外就是他們發現的那處銅礦,現在已經停止了開采,然后用羅沖給他們送過去的鐵錠打造各種工具,逐步從百姓手中把銅制的工具替換下來,等全部替換之后,他就會讓人裝船,全都給部落送回來。
這個也是羅沖之前交代他的事情。
最后他再次請求,讓羅沖最好多加兩個衛所,湊出三個衛所的軍隊來,這樣才有把握徹底殲滅食人族這個眾族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