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橙橙的土豆,捏在手里軟乎乎的,這是經過冰凍,又在室溫下解凍之后才會有的現象,簡單來說,就是這顆土豆廢了,再也不可能發芽了。
如此一想,羅沖頓時就覺得心痛的無法呼吸。
不過也是,現在本來就是冬季最冷的時候,再用飛鷹傳書的方式在天上兜一圈,不凍了才怪呢。
“這個東西,只有這一顆嗎?”羅沖立刻拿著土豆對屋里的人問道。
瀏陽郡的郡守佘辛聞言回道,“就這一顆,包裹是我打開的,里面就這么點東西,我看到是游伏的信,就立刻派人去找首領了,首領,這是什么東西,很重要嗎?”
“嗯,看起來應該是一種新的農作物,你說重不重要?”羅沖敷衍的反問了一句,他當然不可能說自己認識土豆,所以也沒有再追問,立刻就打開了那封信件。
信里面說的就兩件事,第一件就是羅沖心心念念的煤礦,游伏在信里簡單的說了下發現煤礦的過程,然后又給出了煤礦的大致位置,另外還附送了一份地圖,上面標注了煤礦位置和湯部落泰鋼郡之間的地理關系,為羅沖后續的計劃和部署提供了可以參考的資料。
第二件事就是勘探隊第十六組發現白屋族的事情,上面也說了白屋族的人口,還有他們的企圖,以及白屋族的農作物‘香芋’。
這還是漢部落勘探隊給土豆取得名字,因為漢部落本來就有在土中生長的芋頭,所以他們知道這玩意兒是土里長出來的,將其當成一種新品種芋頭,也是情有可原的。
另外信上還說了白屋族附近的赤鐵礦,不過對方只拿來當顏料使用,并沒有掌握冶鐵的技術。
本來一座鐵礦沒什么可大驚小怪的,漢部落發現的鐵礦資源并不少,而且哪一座都沒有新鋼郡的磁鐵礦品質高,儲量大,所以這個赤鐵礦的開發價值并不大,但是它距離這次發現的煤礦卻很近,這無疑就成了一個優勢。
信中附送的地圖上也標明了白屋族和鐵礦的位置,讓羅沖做到心中有數。
上面還說了游伏和對方達成的交易,用一些鹽鐵換到了兩麻袋的‘香芋’,雙方并約定,明年開春,漢部落用馴養的綿羊換取對方的香芋種植技術。
土豆的種植技術,羅沖是知道的,但是他不會阻止游伏的交易行動,該打的交道還是要繼續的,不然怎么把對方吸納進漢部落,既然游伏有把握,那就讓他去好了。
看到游伏換到了兩麻袋的土豆,大約兩三百斤,羅沖也放下心來,哪怕只有幾顆送回來也好,這樣就能獲得一些土豆的種子,只要有了種子,那就可以無限的繁衍下去,這樣漢部落就能再次獲得一種主糧和蔬菜,畢竟土豆宜菜宜糧嘛,怎么吃都是可以的。
放下了這件事,他再次攤開那張地圖,開始查看起了煤礦的位置,南方煤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決定了漢部落在南方的工業基礎,沒有煤礦,想干什么都是不可能的。
“來人,給我拿一把繪圖用的尺子來。”羅沖看著地圖,頭也沒抬的吩咐道。
“諾!”一旁的小吏抱拳應聲,沒過一會兒便拿來一把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