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谷場,車庫,休息區,維修車間,倉庫,這都是必不可少的設施,等羅沖交代完后,佘辛立刻就答應了下來,并準備回去后就開始辦理。
至于這個單位的管理權,羅沖決定將其劃歸司農寺管理,屬于中央直屬部門,目前只需要向羅沖負責,短時間內專門用于機耕作物實驗。
司農寺在歷史上有很大的權力,漢朝時沒有九寺的概念,但那時候有大司農一職,前身叫治粟內使,掌管全國糧倉,物資供應,物價調節,國庫出納,皇莊耕種,另外鹽鐵專賣也歸大司農管理,名副其實的財政一把手,連后世專管錢糧的戶部尚書都沒大司農的權利大。
不過漢部落的司農寺就不一樣了,更有點像農業部,而且現在的職權范圍也沒有明確下來,畢竟還沒有建國,現在的司農寺,更像是個科研單位,不光負責選育更優秀的作物,還負責牲畜配種選育工作。
總結起來就是,研究更高產的作物,研究更好的耕種方式,選育價值更高的牲畜,研究更好的養殖手段。
漢部落現在的司農寺也有人,不過人不多,總共就那么幾個,當初縛馬關有一個發現了圈養羚羊比散養羚羊每年可以多生一胎的家伙,就被羅沖選入了司農寺,他的出現直接讓羚羊的繁殖速度增加了一倍,絕對是適合研究農牧業的人才。
之后的這些年里,陸陸續續的也有一些人被選入了司農寺任職,都是一些農牧業的行家里手,有擅于種植各種糧食蔬果的,還有擅于禽畜養殖的,加起來總共有那么十來個,負責人是一個叫姜爾的人。
沒錯,這家伙也是有姜氏的一員,有姜氏雖然是后期加入漢部落的氏族部落,但是只論耕種的歷史,有姜氏顯然要比漢部落長的多。
漢部落才種了幾年的地啊,人家有姜氏都不知道種了多少年了,雖然這個部落的耕種技術沒有漢部落的那么先進,但是論對于種地的熱情,他們顯然是要高于漢部落人的,再加上這個家伙加入漢部落后,喜歡鉆研各種作物的種植,于是就被羅沖選入了司農寺。
說是司農寺,其實連個固定辦公的地方都沒有,研發項目和發展計劃也沒有明確,大多數時間都是兼職狀態,不過這次有了機耕試驗田,這個部門就可以正式確立起來了。
離開了瀏陽郡,回到家中,羅沖立刻就讓人把姜爾叫了過來,然后把機耕試驗田的事情告訴他,并讓他召集司農寺的其他成員,一起到機耕試驗田那里設立司農寺的總部官署。
嗯,是臨時設在那里,將來肯定是要搬遷到都城的。
姜爾現在的身份還只是個司農寺寺丞,司農寺卿和少卿的職位還都是空著的,現在組織還沒那么大,也沒那么多的事要管,所以暫時只有那么兩個寺丞,還有十來個吏員,兩個寺丞一個負責農耕方面,另一個負責畜牧方面,姜爾是負責農耕的那個。
聽說部落研發了可以自動耕種田地的機器,姜爾十分激動,現在試驗田那里還是大荒地,過去也沒什么用,于是他就主動申請和其他成員一起到新鋼郡的研究所去參觀,學習各種農機的使用。
羅沖想了一下就答應了下來,畢竟如果他不懂農機的話,那還怎么管理試驗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