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的生產還在按部就班的進行,第一批的訂單目前還沒有完成,目前漢部落已經開通了新衛線鐵路,即新鋼郡至衛山郡的鐵路,這個環形軌道上有兩列火車在跑。
還有大命元年秋末開通的平東線鐵路,即東薪郡的平窯縣至東薪郡郡城的鐵路,這也是一條專門運煤的鐵路,屬于礦運體系的一部分,這條平東鐵路上目前也是兩列火車在跑。
至此,北方的礦運鐵路基本上已經布局完成,接下來就是南方的鐵路了。
南方最緊要的一條線是京拓線,即拓海郡至都城的鐵路線,這條線主要是用來支援都城建設的,當然了,這是短期的用途。
都城現在還是一片荒地,不管是皇宮的建設,還是都城的建設,都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和大型設備,而這些材料都城又不能自產,只能從漢部落南方最大的根據地,拓海郡那里送過去。
像是北方生產的鋼筋水泥,以及各種蒸汽動力設備,如攪拌機之類,還有湯部落那里開采的石料,不管是做磨盤的青石,還是搞建筑的漢白玉大理石,又或是制作硯臺的層積巖,這些東西大多都需要先用船運到河對面的拓海郡,然后再往都城那里運送。
不過等都城建設完畢之后,這條鐵路依然會是都城聯絡拓海郡的交通動脈,經濟高速路,永遠都不會淘汰。
這條京拓線修好之后,然后就是湯部落境內的鐵路線了,湯部落境內的鐵路最重要的就是磐湯線鐵路,不過這條線有點復雜。
它從磐石郡的石礦場為起點,途中需要經過產鐵的泰鋼郡、水系縱橫的甘泉郡、盛產橡膠的隴西郡和產糧大郡津浦郡,一路經過十六個縣城,才能抵達拓海郡對面的瀏陽河東岸。
麻煩是麻煩了一點,但是對于湯部落這塊地方未來的發展絕對是非常有用的,湯部落本來就有大量的人口,這就是發展的基礎,只要能把這些地方的產出都貫穿起來,未來絕對不可限量。
不是有句話說,要想富先修路嗎,其意義就在這里,湯部落有很多的特產,不論是糧食還是橡膠,又或是高硬度的錳鋼,都是漢部落急需的物資。
不過這還只是第一階段的建設規劃,第二階段就是把磐湯線的鐵路延伸到湯部落的海舟郡和寧波郡,這兩個港口城一旦和內陸相連,就能為內陸輸送數不盡的海洋資源。
假如未來漢部落在海外發現了別的國家或是人類文明,這些港口城市還能變成對外的通商口岸。
再有就是從湯部落的泰鋼郡向北,通向游伏剛發現的那座煤礦的鐵路,這條鐵路也是必不可少的,不過漢部落目前對錳鋼的需求不是非常的急切,晚上兩年也沒什么關系。
等大陸這邊都建設完畢之后,瓊州島也要修鍵一條貫通瓊州島東西兩頭的鐵路,然后從西北端的架海郡橫跨海峽,通往大陸,走草原,過洪湖南面的狹長走廊,最后通往都城。
這條鐵路可能比其他的鐵路加起來還長,但一定要建,因為這是漢部落未來長久統治瓊州島的基礎,只要這條鐵路還在,哪怕羅沖死了,漢部落改朝換代了,瓊州島也別想從大陸上分裂出去。
不過現在說這個還太早,這條鐵路羅沖是準備用一輩子的時間來完成的,別的不說,最起碼也要先把那座跨海大橋完成吧,不然兩岸的鐵路都鋪好了也不可能跨海通車。
然后就是跨海大橋的工程,這座橋目前還在建設之中,過程中也沒遇到什么解決不了的困難,最多再過三四年,肯定能建成竣工,這個羅沖倒不是很著急。
再有就是關于草原的發展規劃,現在漢部落在草原上的勢力只有洪湖三郡,之所以稱為洪湖三郡,是因為這三個郡基本控制了洪湖西岸的中南部地區,整個湖西草原水草最豐茂的地盤,這三個郡就占了一半。
這里是漢部落最大的畜牧基地,再加上背靠洪湖水系,水路交通方便,不管是往哪走都非常方便,陸路上因為草原不缺牛馬,又全是大平地,也非常的好走。
不過這不會是終點,等打完了食人族,再過兩三年,等漢部落緩過氣來,將來肯定要把洪湖西岸的北部地區也搶回來,漢部落必須占據整個草原所有的沿湖地區,這樣才不會在都城的背后留下隱患。
至于要不要把整個草原全部納入版圖,那就要看草原西部有沒有漢部落能夠看上的利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