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羅沖在尋找的,卻是隱藏在億萬株蘆葦中的野生水稻。
這個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確實是個辛苦活兒,因為野生水稻并不少見,相反,它出現的概率還很大。
現代高產水稻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可以說就是靠著那么一種緣分,華夏的雜交水稻之父袁大爺就是那個有緣人。
雜交水稻,顧名思義,是用什么玩意給水稻雜交的呢,其實就是獨具慧眼的伯樂~袁大爺偶然間發現的一株長相奇葩,生命力炒雞旺盛的野生水稻,在和經過馴化的人工種植水稻雜交后,從此才有了我大吃貨民族吃不完的高產大米。
而且,這并不是個例,80年代中期,華夏南方的一位農民陳大爺,在GD沿海的鹽堿地的蘆葦叢中發現了一株神奇的野生水稻。
種了半輩子水稻的陳大爺并沒有無視它,而是馬上意識到了這株在海邊生長旺盛,超級耐鹽堿的強大生物的重要性,于是他上去就是一通狂擼,擼走了僅有的522顆米粒。
經過反復的種植和試驗,那幾百顆米粒終于發展成了一望無際的稻田,使得我國沿海和內陸數億畝寸草不生的鹽堿地有了用武之處,直接解決了數億百姓的吃飯問題,“海稻86”這個型號的稻種也名揚海外,成為全世界國家爭搶的對象。
而羅沖現在做的事情,更是可以改寫...不對,是創造這個世界的歷史,讓人類從狩獵時代轉向農耕時代的跨時代創舉。
那么,在這片原始的沼澤地里,這種水稻的出現的幾率應該很大才對,而且還是水鳥喜歡吃的食物,果然,皇天不負有心人。
在羅沖拿著長矛一下下的撥弄著身旁的蘆葦叢,像是梳頭發一樣仔細的地毯式搜索中,他還是屁都沒找到......
但是這種打草驚蛇的行為,確是應了那句詩,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羅沖一棍子在蘆葦中掃過去,突然之間,不遠處的蘆葦叢中嘩啦啦的飛起一片水鳥,把羅沖嚇了一跳,隨即轉頭望去。
只見不遠處一片淺水灘涂的蘆葦蕩中,有那么一小片掛著穗子的“蘆葦”鶴立雞群的站在一眾小伙伴中,羅沖雙目驟然暴發出光芒,心里不由得一喜,是它,是它,就是它,我們的好朋友,野生稻......
發現目標的羅沖咧開嘴角不由的笑出了聲,旋即坐著皮劃艇賣力的向著那片淺水灘涂劃去。
一下,兩下,就在羅沖的小船眼看著就要到達目的地時,身后突然響起一陣人類的喊聲。
“嘿,#¥%……&**……%¥#¥@#@”
“@##……&())&……%¥”
What?誰特么在喊?
羅沖順著聲音回頭看去,只見幾個光著身子的原始人,抱著幾根浮木飄在后面的水里,一邊沖著他揮手,一邊不停的大叫,模樣很是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