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書友跟我反應本書節奏太快,甚至為我感到擔憂,說你這一天整一個文明,會不會寫到后面都發展到現代去了,什么工業革命,什么原始人敲出坦克之類的,會不會發展到后面寫無可寫,最后把這本書寫崩。
關于這個問題,我還是先說一下書名吧,《原始文明成長記》,那么問題來了,什么是文明。
“文明”并不是特指某一項科技發明。
文明,是有史以來沉淀下來的,有益增強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適應和認知、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發明創造以及公序良俗的總和。
文明是使人類脫離野蠻狀態的所有社會行為和自然行為構成的集合,這些集合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人倫觀念,家族觀念、種·族觀念,國家觀念,工具、語言、文字、信仰、宗·教觀念、法律、城邦等等。
以上是東方人對文明的看法,再來說說西方的。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詞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質含義為人民生活于城市和社會集團中的能力。
引申后意為一種先進的社會和文化發展狀態,以及到達這一狀態的過程,其涉及的領域廣泛,包括民·族意識、技術水準、禮儀規范、宗·教思想、風俗習慣以及科學知識的發展等等。
再來說說文明的分類。
文明是人類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一般分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此外還有把文明三分法、四分法、六分法和其它標準的分法。
在分析的同時還應結合在一起理解,其兩者間是相輔相成的。
●物質文明
物質文明是人類改造自然的物質成果。表現為人們物質生產的進步和物質生活的改善,是精神文明的物質基礎,對精神文明特別是其中文化建設起決定性作用,物質文明的性質為生產方式所決定。
●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是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過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人類智慧、道德的進步狀態。
一是科學文化方面,包括社會的文化、知識、智慧的狀況,教育、科學、文化、藝術、衛生、體育等項事業的發展規模和發展水平。
二是思想道德方面,包括社會的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會風尚和人們的世界觀、理想、情操、覺悟、信念以及組織性、紀律性的狀況。
作用是為物質文明的發展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及政·治保障,法律保障和智力支持。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文明”并不是特指某一項事物,而是人類不斷發展的過程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