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以后才有了寫漢字,說漢語,自稱漢人的我們,可以說就是漢武帝把漢文明深深的刻在每一個百姓的骨子里,把“漢”這個字牢牢的烙印在人民的靈魂深處,并且一直傳承下去。
雖然漢朝已經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朝代也經歷多次的更迭,但是時隔幾千年的今天,我們依舊是漢人,依舊說著漢語寫著漢字,華夏的背叛者還是叫做‘漢奸’,大漢的文明將永遠傳承下去。
這,才是本書中“文明”的定義。
這本《原始文明成長記》我準備了很長時間,有詳細的大綱,當初開始創作的時候就是定的快節奏,而且我還是個剛入行的作者,經驗也不足,上來就是一直鋪主線劇情,別人家的讀者都是嫌作者太水,我的讀者都是嫌我太干,那好吧,以后我也灌點水,寫寫輕松日常什么的,再多設計一些支線劇情。
我這可是奉旨灌水啊,想想還有一些小激動是怎么肥四。
好了,正經的聊完了,咱們聊點不正經的,給大家聊點原始時代人類信仰的世界背景。
說到信仰,肯定要扯到宗·教了。(河蟹大神看不見我,河蟹大神看不見我......)
原始時代普遍流行一種“泛神論”,說白了就是啥玩意都信,也許他們崇拜的是一種動物,又或者一棵樹,再或者是塊石頭,總之,什么東西都可以被當作神仙(神明,神靈),而泛神論最嚴重的就是薩·滿·教。
偏偏這個薩·滿·教還是個奇葩,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世界上第一個“一神·教”(信仰中只有唯一的一個神明的宗·教信·仰)就是出自泛神論最嚴重的薩·滿·教,那么他們是怎么統一思想的呢。
眾所周知,泛神論的信仰形態不利于人類團結統治,你信雞蛋,我信核桃,他信哈密瓜,大家互相都不對付,誰怕誰啊,不服就來剛正面。
而“一神·教”就不一樣了,因為它只有一個神,所以它是最適合中·央·集·權的一種信·仰形態,大家都是一個神的信·徒,那就是一家人,讓我們一起打倒異·教·徒,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神·權·統·治”,也是最有利于文明發展的一種信·仰形態。
我們再回來說從泛神論最嚴重的薩·滿·教里演化出來的世界上第一個“一神教”,不是基·督·教,也不是德·魯·伊,更不是什么真·主·阿·拉,而是——“帝王蟹·教”。
是的,你沒有看錯,我也沒有瞎扯淡,這是有理有據的,不信聽我給你解釋(瞎編)。
薩·滿·教出自原始時代,東亞大陸的古蒙古人(他們自稱因紐特人),因紐特人的食物種類很多,他們手撕蒙古野驢,生吃牦牛山羊,根本不缺吃的,他們的信仰也很雜,信野驢的,信牦牛的,信山羊的......
但是一直到了冰川時期,因紐特人的食物銳減,他們不得不向遠方遷移,其中有一個分支一路向東,追尋著太陽升起的方向一直走到了海邊,于是他們有了新的食物,海豹,然后他們又信了海豹(mmp...老子信了你的邪)
但是海豹也不是一直都能吃到的,因紐特人認為是神(海豹)拋棄了他們,【其實是海豹被吃怕了,嚇跑了】,然后因紐特人決定繼續前往太陽升起的地方,他們用海豹骨頭制作框架,用海豹皮蒙在骨架上做成了皮筏子,東渡白令海峽,飄洋過海去了阿拉斯加。
(去世界地圖上找俄羅斯和美國離得最近的地方,就是那,東亞大陸板塊和北美洲大陸交界的地方,中間是白令海峽)
因紐特人到了阿拉斯加,結果那地方更冷,直接就傻眼了,除了高聳的冰川就是白雪,對了,還有猛犸,于是因紐特人又手撕猛犸,生吞活剝了它們的新神(猛犸),把猛犸都吃滅絕了。
北美洲當地的土著人給了他們一個新名字,愛斯基摩人,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愛吃生肉的野蠻人”,這是對因紐特人的蔑稱,因紐特人自己是不承認的,他們堅信自己就是因紐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