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對木桶的制作有誤解,覺得一圈木板圍成一個桶,還想讓它不漏水的話就只能用膠粘,其實不是的,木桶密封的方法其實并沒有什么神秘的技術,而是全靠暴力硬擠到一起的,把每塊木板都緊緊的擠在一起,使其中間沒有縫隙,達到密封的效果。
羅沖制作的這種水桶,是標準的100升容量的木桶,桶高67厘米,兩端直徑53厘米,桶腰直徑59厘米,木板厚度2.5厘米,選材用的是當時造船的下腳料,也就是杉木的芯材。
這些木板都是當初造船剩下的那些不夠長的木板,但是做木桶卻是夠用的,現在只要稍微修一下形狀,把這些木板全都截成一樣的長短,再削成兩頭窄,中間寬的細木板就行了。
“首領,這樣做出來真的不會漏水嗎,我們當初做船的時候還用了膠填縫的,這個連填縫都不用?”木豚不解的問道。
“當然不用,你看它有縫嗎,都沒有縫隙,那你填什么。”羅沖反問道。
木豚用手端著一個剛剛澆鑄好的青銅圓箍,羅沖拿著一片片的木板依次排在銅箍里,最后的一片用木槌使勁敲下去,這樣這些木片就變成了一個一端收緊,一端開放的喇叭形。
“來,把里面刷上水,放在火盆上烤一下,給它定型。”羅沖指揮道。
“哦,那另一頭怎么辦?”木桶問道。
“還記得我教你們的怎么做車輪子嗎,用繩子勒啊,拿繩子繞上兩圈,再用木棍插在繩子里絞緊,等收緊了把這一頭的銅箍也套上去,最后敲緊就行了,對了,別忘了把桶底和桶蓋塞到挖好的凹槽里。”羅沖一邊解釋,一邊給他們示范。
“啊?兩頭都封上,那不就封死了嗎,還怎么往里面灌水啊?”木豚疑惑道。
“你笨啊,不會在蓋子上打個洞啊,然后削個木頭塞子堵上,用的時候拔開。”
“那用起來會不會太麻煩啊,口那么小,倒水也不方便。”
“我只是教你們制作木桶的方法,這種是專門用來運輸用的,口子太大了那和陶缸有什么區別,如果只是平常打水用的,你們可以做成只有一個底的桶啊,上面還可以加一個提手,方便拎桶提水。而這種用來運輸的大木桶,裝滿水非常的重,搬不起來的話可以直接滾著走,以后做東西要多用用腦子思考。”羅沖一邊解釋,一邊給他們一些提示。
“哦,對哦,還可以不裝蓋子,嘿嘿,我剛才沒有想到。”
就這樣,一個一個的木桶出現在漢部落里,運輸型的,日常使用型的,帶提手的,各種規格的木桶出現在漢部落里,不過全都是羅沖設計的,木豚他們還是不會計算圓周率,只能讓羅沖先給出固定的尺寸,然后他們再按照那個尺寸制作。
“首領,我們做那么多木桶干嘛?”長老十分不解的問道。
“當然是用啊,用不完還可以賣嗎,就是交易給別的部落,這個東西在裝水方面,比陶器更實用,肯定會有人要的。”羅沖解釋道。
“可是那上面有銅啊,你不是說銅不能交易的嗎?”長老提醒羅沖道。
“嗯,我知道,所以那些銅箍里含錫量很少,軟的很,用來箍桶是沒問題,但是做不了武器和工具。還有,咱們這個桶可是很貴的,沒有十個男孩我都不換,誰要是有那么多人跑來換桶,只是為了拆掉上面的銅箍,那我也賣給他,怎么算咱們都不吃虧。”羅沖心有成竹的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