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將至,漢部落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木柴滿垛,糧草歸倉,不過第一場雪什么時候會下誰也不知道,所以一些必要的外出活動暫時還沒停止,比如城墻的繼續建造,還有清理河東田地的草木,挖掘或者炸毀那些樹根,準備來年全部改造成水田種植水稻。
就在還差一個星期進入冬季的時候,游伏帶領的商隊終于回來了,2000頭牛馬羊被趕入了早已準備好的大柵欄里,牛棚和馬棚都建在擋風的一面,漢部落大部分沒事做的族人都跑過來圍觀,像是參觀動物園似的。
游伏也帶著羅沖和部落的一眾高層參觀這次的收獲,看的主要還是牲畜的品種,這次弄回來的綿羊體型倒不是特別大,看起來跟現代的家羊大小差不多。
整體來看全是白色的綿羊,一個個長的就像是棉花糖一樣,灰白色的一團一團,那是因為羊毛并不干凈,有很多的灰土所至。
細分起來又有兩種,一種全身上下都是白色的,另一種是黑腦袋黑尾巴,身子是白色的,看來品種還不少。
這些綿羊只有公羊長著卷曲的羊角,母羊并沒有,而且它們身上的羊毛并不是羅沖所想的堅如磐石,反而很蓬松。
前世的羅沖曾聽過一只破了世界紀錄的羊,那只綿羊逃離了農場,獨自在深山中活了六年,因為六年沒有剪過羊毛的原因,那只羊混身的羊毛全都球結在一起,堅若磐石,就像穿了一身鎧甲,光身上的毛就有幾百斤重。
然而這些羊并沒有那樣,它們都是人工飼養的,而且游牧部落也會制作毛氈,每年也會薅下不少羊毛,并沒有積攢很多,草原上并不像山里有那么多樹皮和麻草,他們制作繩子也大多都用羊毛制作,所以并沒有給羅沖留下什么存貨。
牛也和漢部落的牛不一樣,漢部落之前的牛是森林牛,整體偏黑棕色,兩只牛角角尖朝前,看起來就像西班牙的斗牛。
而這些草原牛毛色偏淺,大多都是黃牛,還有黃底白斑的牛,兩根牛角也是朝上長的,還有點略微偏后,大小看起來也比森林牛小一號,森林牛最大體型肩高能長到兩米,而這些草原牛頂多長到一米八,平均線都在一米七左右。
剩下的就是羅沖最在乎的馬匹了,草原馬比斑馬體型更大,平均肩高都在一米六左右,而且從體型上看,斑馬顯得比較粗壯,頭短脖子粗,四肢也比較粗短。
反觀這些草原馬,頭顱更長,鼻孔粗大,脖頸也長,但是并不顯纖細,看起來很有力,四肢修長有力,肩寬背闊,相應的胸腔也更大一點。
這一點很重要,說明它們的心肺功能更發達,在急速的奔跑中能呼吸更多的氧氣,心臟更大就能給四肢輸送更多的血液,僅看體型就知道這些馬匹很擅長奔跑,而且不僅速度快,耐力也更持久。
這次的交易讓羅沖很滿意,忍不住對游伏大加贊賞,最關鍵的是游伏很聰明,這2000頭牲畜絕大多數都是母的,這樣有利于漢部落擴大種群,繁殖起來也會更快。
看完了牲畜,游伏還為羅沖引薦了凌,和他的家人,還有十個阿爾泰部落的少女,游伏還著重給羅沖介紹了一下凌的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