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煉鐵最重要的就是溫度和時機的把控,但是我們現在還測不出溫度,只能通過觀察鐵水的顏色來判斷溫度有多高,所以你要仔細觀察,記住出鐵的每個步驟,鐵水的顏色有什么變化,下次再煉鐵的時候,你就知道每一步該怎么做了。”
“是,首領,我記住了。”大嘴連忙點頭,知道首領的技術都肯定是最厲害的,忙上保證起來,但羅沖說的鄭重,他也目不轉睛的盯著鐵水,努力的想要記住鐵水的顏色。
“好了,不用一直瞪著看,時間長了會把眼睛看瞎的,記住顏色就行了。”羅沖看著他傻啦吧唧的一直盯著看,連忙提醒道,現在這個時候可沒什么護目鏡,一直盯著鐵水肯定傷眼睛。
過了一會兒,鐵水終于放干,爐子已經徹底空了下來,青銅坩堝里也已經盛滿了鐵水,不多不少,正好一缸,畢竟這個爐子的大小和加料的總量都是經過計算的。
橘黃色的鐵水沒有新鐵水的加入,溫度就開始下降了,稍微向橘紅色轉化了一點,但是并不怎么明顯,鐵這種金屬的特性,吸熱快,散熱卻很慢,融化成液體之后,并不會很快凝固。
羅沖這個時候又讓人推來一車準備好的精鐵礦粉,馬上有人拿著一個木制的小鏟子往里面添加,一鏟,兩鏟......
大嘴也拿出來一個加了木柄的鐵棒,放到坩堝里開始攪拌,這一步就是炒鋼,但是羅沖可不知道變成什么顏色才是鋼,他要的只是熟鐵而已,所以只好在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的往里面添加鐵礦粉。
攪勻一次就加一鏟,一直等明黃色的鐵水變成了赤紅色,雖然還能繼續添加,但是羅沖擔心溫度降得太低會影響澆鑄,所以馬上喊了停,開始指揮他們把坩堝拉過去澆鑄。
最先澆鑄的是兩個牛角鐵砧,這是打鐵必備的工具,什么都沒有也要先把鐵砧澆鑄出來。
等兩個鐵砧模具被灌滿之后,就先拖到一邊冷卻去了,然后又馬上有人搬來了鐵鍋的壓鑄模具,大嘴也拿來了兩把坩堝做的大勺子,用來舀鐵水。
兩個身高力大的族人接過勺子,從鐵水中舀出一勺,一勺大概就有十幾斤重,端鐵勺這個工作還是非常耗體力的,一般人干不了。
一瓢赤紅色的鐵水被倒進模具里,顏色很快就暗淡下來,旁邊操控壓模的人也把模具的上半截壓了下來,鐵水被一面凹,一面凸的模具擠壓,很快就變成了鍋的形狀。
而且由于鐵水擠壓之后,散熱面積也增大了數十倍,溫度也很快降低下來,開始凝固成暗紅色的固體,這個時候鍋就已經成型了,旁邊等候已久的族人馬上把模具翻過來,把凝固的鐵鍋倒扣在一旁松軟的沙土中,讓其自然冷卻。
之后就是不斷的重復這個過程,一排的鐵鍋壓模機不停的工作,兩個大漢端著鐵勺來回給每個模具倒鐵水,大坩堝內的鐵水也在快速消耗,很快就不剩多少了。
鐵鍋一共兩個型號,一大一小,都是對應漢部落的灶臺特意制作的,半球形,鍋沿外翻,形成一個三公分寬的水平鍋邊,可以直接坐到灶臺的預留孔上,整個鍋壁厚度大概四五毫米,一口鍋重量在十幾斤左右,小鍋不到十斤重。
這些鍋完全冷卻之后,會往堝里倒入砂石,然后用鏟子來回炒砂,把鍋的內壁打磨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