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建立新城最大的問題就是漢部落目前還沒有那么多人口,而建造城池也很需要人手,這些都是漢部落所沒有的,如果直接派兵去抓的話,那就只能當作奴隸使用,這對漢部落來說太虧了,最好是想辦法兵不血刃的吸納一些人才好。
這個倒也不是沒有辦法,羅沖很快就想出一個主意,那就是在那里成立一個固定的集市,派幾百人在那里駐守,只要足夠防御周圍的部落就行。
然后通過固定的集市,從周圍的部落招募勞工來建造城池,來給漢部落干活兒,漢部落給他們提供食物,并且通過勞動來換取一些生活用品,肯定沒有問題。
就比如想要白鹽,沒問題,幫漢部落建造一所房子,給幾斤重的白鹽,或者幾件陶器,也可以是布匹,反正只要漢部落有的商品,都可以用來交易,而漢部落不換東西,只換勞工。
這些勞工都是來自周圍兩三天路程之內的部落,他們來給漢部落干活兒,想每天回去是不可能的,那就只能居住在新城那里,每天和漢部落的人接觸,同吃同睡,同勞作。
等到新城建好,如果羅沖允許讓他們以加入漢部落的代價住進來,到時候看著他們自己親手建立的城池,就不信他們不愿意住。
這樣一來,羅沖只是花了一些商品,賣給了這些勞工,然后等城池建好之后,這些勞工也全都拖家帶口的加入漢部落,到時候羅沖賣給他們的東西,就等于又回到了漢部落,而那些消耗掉的物資,反正也是用在了自己的族人身上,一點兒都不虧。
這就相當于自己不花一分錢,白建了一座城,還拐了一大群的百姓,自己簡直就是個天才,羅沖如是想到。
心中有了計劃,羅沖頓時放下心來,這個辦法的可行性很大,而且根本用不了多少自己部落的人手,勞工全都是外部招募而來,新城也全都由勞工建成,他們對于自己的勞動成果,肯定也會更加熱愛。
這個計劃的好處就是,可以在建造城池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同化掉這些勞工,讓他們成為漢部落的一份子,而且這個方法很適合快速發展,不管是建城,還是吸納人口,都能讓漢部落在極短的時間快速壯大。
等漢部落的人口基數再多一點,到時候利用這個辦法,就可以分出幾支隊伍,同時在各地建造新的城池,人口增長速度也會十分迅猛。
打定了明年的發展策略,那就要趁冬天剩下的時間開始準備了,人是不缺的,現在最缺的是各種物資。
用來運輸貨物的牛車馬車,更多的陶器和白鹽,木制的水桶,還有大量的工具,比如伐木用的斧頭和鐵鋸,挖土用的鐵锨,人力小推車,用來制磚的模具和機械,打夯的夯車,還有更多開墾田地的農具,這些都要提前準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