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層三層目前都是空屋子,裝修和下面一模一樣,只等著把窗戶紙糊好,再塞滿桌椅板凳,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二號教學樓的裝修進度也很快,墻面的基礎已經完成,正在進行最后的刷漆工作,教室里還沒有安裝黑板,只有幾扇木頭窗戶,空蕩蕩的,顯得非常亮堂。
三號樓剛封頂不到一個月,現在正鋪設地磚呢,一樓的墻面基礎已經完成,上面的兩層應該還要不少時間。
最后羅沖又去看了一下四號樓的建設進度,由于人多,干起活來還是很快的,二樓的樓板都已經鋪好了,預計封頂最多也就是七月初的事情,然后就可以進入裝修階段了。
不過這還不是最后一個建設項目,之前計劃的還有羅沖的一個獨棟別墅,不過現在他已經不打算住在這里了。
漢陽城是羅沖規劃的第一個城池,可以說傾注的心血最多,然而周邊的地理位置卻限制了它的發展,這個城最大也只能這樣了,羅沖不可能一直住在漢陽城里,首先身份就不合適,難道以后當了皇帝還要住在這里?
另外也不利于辦公,皇帝統御那么多的城池,呆在這個小地方根本裝不下那么多的官員,最起碼羅沖的身邊肯定是不會少的。
所以綜上所述,羅沖準備放棄‘豪宅計劃’,把漢陽城的最后一塊空地拿來建設一個政府綜合辦公大樓,也就是類似于縣政府這樣的機關辦公單位。
考慮到這個時代的局限性,一個縣城根本不需要整出來這個局那個局的復雜單位,所以就像古代那樣,弄一個衙門,整個縣太爺總管一縣所有事務就好,剩下再安排一些小吏輔助,這樣也就沒問題了。
要不然國家也養不起那么多的官員,像是現在一樣,總共十幾億人口,光是公務員就有八千萬,沒把老百姓吸干簡直就是個奇跡,這得交多少稅才夠給他們發工資的。
當然也不是說只有一個官,那樣就算官員再牛叉也管不過來啊,所以還是要下設一些分部的,不過不會另設衙門,只需要全塞在這個綜合辦公大樓即可,可以按照辦公室來劃分。
比如主管戶籍的辦公室,主管農業的辦公室,主管城防和治安的軍事辦公室,主管畜牧的,主管建設的,等等等等,一個部門只需要一間屋子即可。
再來一個接待大廳處理民事,一個會議室,一個案牘庫,唔,也就是檔案室,頂樓再來個郡守辦公室,和其他副手的辦公場所,這樣一個功能齊全的政府機構也就差不多了。
除了主要官員外,部門的辦事員一般用小吏擔當,這種職位類似合同工,不算正式的官員編制,不過干的好了,有能力的也有機會轉正,甚至升遷做上大官。
對于這棟‘衙門’大樓,羅沖還是比較在意的,畢竟是一個郡的臉面,或者說是帝國的臉面,羅沖的臉面,雖然節約簡樸是傳統美德,但是這個政府單位要是太寒酸了,很容易喪失在百姓中的公信力。
‘你一個國家單位都窮的掉渣了,跟著你混能有什么前途......’
為了不讓百姓產生這種想法,所以羅沖決定好好設計一個有特色的建筑,而且還要容納這么多的功能,對于他這個上輩子拆樓的半吊子建筑師還是有一定難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