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即便羅沖不下這個新人墾田的任務,這些平白來和他們分享食物的人也不招人待見。
你不為部落做點貢獻,好意思吃我們種的糧嗎?
瀏陽郡的人口規模在快速增大,也不知道他們都是從哪來的,只知道從南方而來,但是讓他們說具體位置,誰也說不明白,就算他們能說清楚,漢部落這邊也沒人認識。
新人開墾了土地之后,暫時也住不上豪華的磚房,大樹只能再立一城,然后緊急建設土坯棚屋,現在只能暫時對付一下,因為冬天很快就到了,造磚房已然是來不及了,所以只能用夯土的房子代替,這土房十分簡陋,但是大部分磚房有的功能,這里的土坯房也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土房里面不怕火,可以燒炕取暖。
新城的建設申報也送到了羅沖這里,讓他給這個新城賜個名,羅沖想了想,之前的兩個城都是鄉鎮級別的,一個臨澤鄉,一個尚田鄉,那么這次的就叫做豐邑鄉吧。
········
按說這些鄉其實應該叫作坊的,因為羅沖想在瀏陽郡這里設立小京都,作為現在的首都使用,畢竟瀏陽郡這里的平原不小,幾十萬畝的平地呢,足以養活很多人了,這里未來的人口一旦發展起來,一定是堪比京都的大郡。
且這里緊靠大河,不管是水路還是陸路,運輸物資都極為方便。
不過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瀏陽郡現在連自給自足都做不到,說什么京都實在是扯淡,連過冬的食物都要羅沖這個首領來想辦法,唉......
批復了大樹的建城申請,以及命名和相關事宜,羅沖也開始忙碌自己的事情。
桑氏族的人們已經采集了大量的野生栗蠶蠶繭,但是他們對加工方法還是一無所知,到底能不能把這些蠶繭成功的變成布料,一切還只能靠羅沖來辦。
在紡紗車間的一個角落里,一臺新的紡紗機正靜靜的擺放著,這是用初代機改裝而成的,如今卻已是面目全非,全然看不出還有哪里像原來的樣子。
特質的長方形鐵盆被架上繅絲機,下面的爐子里燒的是木炭,這樣燃燒之后溫度更高,而且基本上沒什么煙,所以即便的平常人家也是可以用得起的,至于鐵盆,用不起可以換成陶盆嗎,沒什么大不了的,終究只是一個加熱的工具。
鐵盆像是一盆鴛鴦火鍋一般,被里面的隔斷一分為四,大部的人都看不懂,羅沖本來是想給他們解釋的,后來一想還是算了,說了他們也未必能聽懂,一切看成與不成吧,如果真的能行,那他們自然也就明白了。
“來人,將挑選好的繭子放進熱水里,然后用筷子攪拌一下,要記住,每個槽里只能放八個,開始吧。”羅沖站在一旁,開始了漢部落第一次繅絲的指揮工作。
操作的是桑丘這個族長,以及她之前帶的那個翻譯,兩人拿出一個細密的藤筐,然后就從里面數了繭子放到鐵盆中,每個水槽都是八個,不多不少。
前幾天桑丘兩人也曾問過羅沖,為什么一定要用八根蠶絲為一股呢,怎么不是五根或者六根,這個,說實話,羅沖自己也不知道,這都是前世小時侯上學時那個喜歡養蠶的老師告訴自己的,可是他現在能怎么說,他也很懵逼啊。
蠶絲的直徑只有人類頭發的十分之一,太細了對于紡織來說并不方便,不過羅沖已無法確定,這到底是老師說的,還是從古至今的傳承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