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晷,就是羅沖說的記錄工具,不過正經的日晷是不用做記錄的,只要根據當地所處的緯度,調整好日晷的晷盤傾斜角度,再根據指針的影子來看時間就行了。
那么問題就來了,這里壓根不是地球,羅沖也不知道這里的緯度,那還怎么確定晷盤應該傾斜多少呢,所以這是個問題,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日復一日的測量,找規律。
很快,接到了新任務的鼠巫就振作了起來,開始在孫子的服侍下吃東西,等他養了幾天之后,羅沖的日晷也做好了。
這個日晷不是傾斜的,而是一個水平放置的日晷,另外它的指針也是垂直于地面的,和傳統的水平日晷有所不同,而且這個日晷還是用木頭制成,一個圓形的木頭盤,中間插著一根青銅鑄造的指針,以這根指針為圓心,還有十四個大小不等的同心圓,用來確定十四個月份。
除此之外,這個圓盤上還分了24個小時的刻度,其中24點的方向,正對正南方,也就是一天當中影子最短的那個方向。
當然,依照羅沖的推測,這個星球的自轉時間肯定是超過24個地球時的,這無所謂,要知道地球本來的自轉時間也不是24個小時,它會稍微少那么一點,每天少出三分多鐘,一天天的累計到一起,最后人們不得不加出一天,來彌補自轉和公轉之間的誤差,也就是每四年一度的閏年,二月二十九號。
但是現在這個星球不同,這里一年有14個月,每14年為一個周期,十四年會出現一個閏年,而且一個閏年就多出來14天,這說明星球自轉和圍繞恒星的公轉,其速度的誤差還是很大的,需要增加十四天的時間才能平衡之間的誤差。
而這其中鼠巫的任務,就是每天用筆在圓盤上畫出指針影子運行的軌跡,每天畫出一個弧線,來看每個月份太陽的運行方向,因為這里有明顯的四季變化,所以這些月份的太陽投影肯定是不同的。
只要鼠巫能詳細的記錄下這些變化,羅沖就能從這些弧線中大致推斷自己在這個星球上所處的緯度。
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更是研究天文學的唯一途徑,所以設置欽天監這個天文觀測的單位還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兔子古代的欽天監可不止干這點活,他們不僅要觀測天象,推算節氣,制定歷法,甚至還要負責星象占卜,預測吉兇,不過這就有點扯淡了,羅沖肯定是不信的,所以羅沖的欽天監,它只是一個天文觀測部門。
任命很快就下來了,鼠巫任漢部落第一任欽天監的監正,這個官職放到現代,大概就是國家天文臺的臺長,另外又從第一期畢業的女學員中抽調了一名,任欽天監監副,也就是監正的副職。
其次還有春夏秋冬監候四人,工作范圍就是輔佐監正觀測四季,推演節氣,最后還有鐘鼓司吏二人,分別掌管鐘樓和鼓樓,用于每天清晨和黃昏的報時。
這樣一來,整個欽天監的架子就算搭起來了,羅沖也在政府辦公大樓中給他們安排了一間大辦公室,專門給欽天監辦公之用。
沒有例外的,欽天監的正堂中也掛起了一塊牌匾,上書‘觀象授時’四個朱漆大字,這還是羅沖曾經在首都旅游參觀時看到的,現在想來還真是應景,這可不就是‘觀測天象,演授時間’嗎。
安排好這一切,羅沖這個漢部落最高領袖就要檢查正事了,漢陽縣衙的統計工作已經進行了半個月,各項物資數目也都差不多了,是時候檢查一下了。
這天,羅沖坐在辦公樓頂層的大辦公室中,寬大的辦公臺上擺著一本本手寫的簿子和報表,辦公桌的對面,則站著一堆或正式或實習的官吏,隨時準備解答羅沖提出的問題。
翻開一本‘黃冊’,里面一頁頁全是密密麻麻的戶籍記錄,雖然字不好看,但也算是工整,因為這都是按照門牌號記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