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一國,因服章之美,謂之華,因禮儀之大,謂之夏。
漢部落現在有了主流的服飾,自然也要講禮儀,但是這禮儀怎么推廣,卻還是個問題,當然,想要推行禮儀,還必須先有一套統一的標準為好。
打發了那些實習的官吏,用來時裝魚的車隊,重新裝滿各種農具和其他工具,以及大量的布匹,再次返回瀏陽郡。
從此以后,他們就要在瀏陽郡上任了,而且首當其中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和漢陽郡一樣統計人口,先搞明白自己到底有多少人,羅沖才好制定以后的計劃。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瀏陽郡的戶口與人口比例一定很小,也就是說瀏陽郡的成年人在總人口的占比中比較大,漢陽城這邊都是一戶之內有好幾個孩子,這是因為漢陽城的居民加入的早,生活穩定,所以這幾年生的孩子多,而且幼童的成活率也相較于以前的各部落時期更高。
再加上當初從火部落救回來的幾百個孩子,以上這些情況綜合起來,也就導致了漢陽城戶口少,但是人口多,而且小孩子偏多,成年人口少。
但是瀏陽郡不一樣,那幾萬人最早的也才加入漢部落一年,時間短的也就三個月左右,他們可沒有機會生那么多孩子,尤其是很多剛剛遷徙來不久的新人。
不管是哪個時代,舉族遷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現在的原始時期,長途跋涉的遷徙之路上,他們已經損失了大量的人口,尤其是那些吃不飽,穿不暖,抵抗力又差的幼童。
飛禽走獸有養精英的習慣,那些剛生下來的幼崽或是雛鳥,從爭奪哺乳權和吃蟲子開始,就注定會有一些弱小者被放棄,這個時期的人類亦然。
一旦孩子在遷徙的途中生病,那么部落就會毫不猶豫的放棄他們,絕不會把稀少的食物浪費在這些生病的孩子身上,雖然聽起來有些殘忍,但這就是生存的法則,是讓種族延續下去唯一的辦法,弱肉強食本就充斥在任何時代,所有人都不能幸免。
也就是說,但凡有能力抵達漢部落的那些新人,無一不是各部族的強者,那些身體羸弱的人早已經死在了各處山野之中,或許有那么幾個幸運兒會僥幸存活下來,然后變成漢部落所說的那種野人,游蕩在大山之間,艱苦的生存下去。
距離下一個春天還有一個月的時間,羅沖已經安排好了新年的各項發展目標。
擴張,繼續擴張......
好吧,這個目標根本不用計劃,因為這只是羅沖終極目標的一個過程而已,漢部落要變成大漢帝國,自然要不停的擴張,在有能力的情況下,盡可能的擴大領地,這不僅是羅沖的目標,更是以后子孫后代的目標。
新年的第一個發展方向,那就是繼續建設縛馬關和汝陽郡,等到春天之前,瀏陽郡的新人口統計完畢,羅沖將會從那里調集一些人口來汝陽郡和縛馬關,幫助這里一起建設,讓這個新的郡城早點矗立起來,同時也是緩解瀏陽郡人口激增的壓力。
另一面,等北方的兩個部落聯盟南下之后,羅沖也會將他們分散成三部分,分別定居在縛馬關,漢陽城,和汝陽郡新城三個地方,只有把這些舊有的勢力化整為零,才好讓他們更快的融入到漢部落之中,同時也降低了反叛的概率。
作為一個開國之君,羅沖在所有民眾心里還是很有地位的,再加上他自己引導的輿論,現在羅沖儼然已經在他們心中成了神一樣的人物。
也多虧有這樣的威望壓著,換個人控制漢部落,下面早就四分五裂了,尤其是那些族長們,除了羅沖可以鎮住他們,其他人還真夠嗆。
不過現在的情況還算穩定,在這個極度落后的時代,只要羅沖有辦法能夠給他們帶來源源不斷的食物,那他們還是很順從的,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可真不是說笑的,如果大家都餓的快死了,誰還聽你瞎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