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另一邊,漢部落榨油坊外面的一處棚子里,也在不停的準備干糧,不過由于熟米飯不易保存和攜帶,因此這次行動統一用面餅來當作干糧攜帶。
面餅是厚實的發面餅,形似鍋盔,但是鍋盔到底長什么樣其實羅沖也不是特別清楚,他只知道把發面餅晾干了可以放個把月都不會**,這就足夠了。
面餅從幾天前就開始制作了,發面都是在各家的火炕上完成發酵的,盆里放上面團,里面揉上一些糖漿水和雞蛋,蓋上蓋子,再捂上獸皮,一晚上就能發酵好了。
之后這些發面再被集中收集起來,送到油坊外的棚子里烙成面餅,這里有一個特質的鐵板,四周用磚塊壘成爐灶,下面燒火,上面就能烙餅了。
按照每人每天三個計算,足足做了五天的量,也就是說,也就是說,這次大家出去,還要每人背15個餅,餅不是很大,也就和一個成年人的手掌般大小。
當然,這些都是應急用的,鍋和米才是這次的主食,天那么冷,最好還是要在路上找到可以靠岸修整的地方,然后架上鍋煮熱食,五天的口糧,只是在沒有條件熱食的情況下才用的,比如說,找不到合適的登陸點,或者登陸點周圍缺少燃料。
當然,肉干和咸魚亦不可缺,這次的行動說白了都是體力活,吃不飽可是沒辦法干活的。
就這樣,在連續準備了幾天后,時間到了冬季最后一個月的第二個星期一,也就是隊伍出發的日子。
木工坊的船只都被抬了出去,從最近的城門出城,然后放入護城河,再用繩索從岸上牽引到汝水河中,與之前的那些船只會合。
參與此次行動的400人整裝待發,被大力和羽毛點人頭分隊伍,20人一隊,由一個曾經負責船運的族人帶領,老人負責指揮,新人聽從號令劃槳,沒人指揮的話,這些人非要在河里轉圈不可。
羅沖也在岸邊和出來相送的眾人告別。
“鷹銳,我不在時,漢陽郡的各項事務暫由你負責,城內的事務你交給縣令去做就行,你只負責監督和督促,而且這段時間要做好春耕的準備,不能因為防水患就把春耕耽誤,各種農具的數量,保養工作,都要提前檢查,查漏補缺,耕地用的牛馬也要照顧好,我可不想解決了水患之后,回來還要親自督促農耕事宜。”羅沖對鷹銳叮囑道。
“請首領放心,我會好好守著家的。”鷹銳鄭重的點頭答應,同時也很高興羅沖對他的信任。
“好了,我們這就出發了,有什么急事找我可以飛鷹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