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谷中墜下的碎石另一邊,龜裂的河床上,有大片閃著光芒的東西,此時正好是下午,晴朗的天空下,下游的河床就像一張布滿了蛛網的沙灘。
“游野,大力,你們各帶20人翻過去看看,我覺得那下面的河床上有東西。”羅沖站在一塊房子般大小的巨石上,對著另一面的船隊說道。
“是。”游野和大力異口同聲的應道。
兩人各帶領了自己的船員,收拾東西開始翻越這道堵住了水流的屏障。
堰塞湖的坍塌處找到了,就在羅沖的腳下,這是從兩側高高的巖壁上落下來的巨石,再加上洪水從上游沖下來的浮木,和大量的泥沙,最終以巨石為骨架,又以浮木和泥沙填充縫隙,居然在這里自然形成了一道大壩,截斷了向東南奔流的江水。
嗯,可以算江河級別了,畢竟連上游的瀏陽郡流域,水面寬度都有百八十米,一些寬的地方,也能達到一兩百米了,即便是前世的長江,河道狹窄的地方也不過百八十米。
這道天然形成的大壩很高,眼下大壩的里面,水位距離登頂還有兩米左右,而在大壩的另一面,壩頂距離龜裂的河床卻有十幾米高,都可以稱作懸崖了。
不過想從這里下去倒也不用那么麻煩,繩子是用不著的,當初山體坍塌剛形成的時候,巨石還只是構成了大壩的骨架,之后又有大量的泥沙從縫隙里沖出來,這些從縫隙中沖出來的泥沙很多,現在全都堆積在大壩的另一側,形成了一個天然的緩坡,也成為了堵死水流的最后一道屏障。
大力和游野他們爬上了大壩,然后又順著泥沙堆積的緩坡走到了河床上。
這里的河床看似干燥,上面布滿裂紋,其實由于離著水源近,所以還是非常軟的,每走一步,腳都要陷進去半尺。
不過當他們走下緩坡,看到河床上的反光物時,也不由的心顫了一下,這沒了水的河床上,居然布滿了大大小小的金屬顆粒。
在下午的太陽照耀下顯得黃橙橙的,閃的人眼都睜不開。
對于這些黃色的金屬,大力和游野當然都認識,漢部落早期的時候,可沒少冶煉黃銅,眼下這東西看起來和黃銅一模一樣,而且分量極重,怎么看都不會錯。
這可是銅啊,煉銅可不容易,先要上山砍柴,再用扁擔挑,或者牛馬馱運下山,木柴晾干之后還要入窯燒成黑炭,采來的礦石也要先砸碎,碾細,最后做足了準備,才能煉一爐黃銅。
可是現在,就在他們腳下這片空曠的河床上,黃銅卻是一粒一粒的散布在地上,大的猶如玉米粒,小的像是沙子,但是那沉甸甸,金燦燦的顏色他們卻絕不會認錯。
于是乎一群人全都分散開來,像是春天在地里插秧一樣,彎著腰在地上不停的尋找,不只是在河床上,還有那些裂縫中,甚至那些軟軟的河泥,用手挖出來一塊,再搓一搓,都能感覺到里面有不少的顆粒狀硬物。
要是把這些泥都挖出來,放在水里淘一淘,就能淘出不少干凈的銅吧!被羅沖派下來的四十多人紛紛想到。
眾人在下面忙的歡,羅沖卻沒時間在這干等,現在下午都已經過半了,來時劃了大半天的船,現在是回去,還是找個地方宿營都是個問題,哪有時間讓他們在下面磨蹭,于是羅沖就雙手做喇叭狀,對著下面的眾人大喊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