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沖冷笑一聲,自然不可能答應詹茂提出的‘建議’,真的要把他們全部落留在這里,說不定羅沖前腳剛走,詹茂就帶著人跑了,給漢部落在這里種糧食?
嗯,這地方經過半年的江水滋潤,而且地勢平坦,確實非常適合種植稻谷,不過,漢部落現在根本沒有空閑跑到這里搞開發,還是太遠了,劃船都要兩天的時間,差不多要有四五百公里遠,比漢陽郡到瀏陽郡的距離還要多出四倍,還是把這些人都帶回去,先把自家那一畝三分地開發好吧。
就這樣,羅沖對于詹茂的建議不予理睬,只等著船隊重新歸來,然后一批一批的將人拉走。
大壩下游的搶險隊有數百人,‘小島’這里漢部落加上粘部落剩下的人也有兩百人,現在一共25條船,可即便如此,想把人全都送回去也最少要運送三趟,趁著這段時間,羅沖也仔細把恢復的河道和周圍的地形偵察了一下,并為這周圍的各地取了名字。
汝水河起源于北部的雪山山脈,不過只是其中的一條支流,這一點已經被游野的偵察隊確定了;瀏陽郡則坐落于瀏陽河西岸,瀏陽起于大澤,水源是從東面的沼澤濕地湖泊中流出來的,然后又一路南下,分成了兩條水系,一條蜿蜒向東南,一條蜿蜒向西南,最后與汝水河相會,合成一條江水,入峽谷奔向下游,最后的終點是哪里,現在還沒搞明白。
不過現在知道這些就夠了,可以直接按照河水的名字來命名,那個曾經墜落巨石形成堰塞湖的罪魁禍首,也就是那條長達300來米的峽谷,因其兩岸皆是刀劈斧鑿的崖壁,中為江水,崖高水深,終日不得陽光,于是就被羅沖稱作‘烏峽’,說白了就是烏漆嘛黑的峽谷。
至于這條兩河匯流而成的江,由于河中產金沙,所以被稱作‘金沙江’。
峽谷,江水有名了,地名也不能落下,靠近峽谷的這一面洪水沖擊而成的平原,也就是粘部落曾經待的這個地方,由于附近三水匯流,其水中又產黃金,因此被稱作‘金川’。
金川的東面則是一大片茂密的森林,其中有很多參天古樹,兩地隔江相對,被羅沖稱為‘巨木’。
這地方又有金,又有木,還有一條江水和大片肥沃的平原,說實在的還真適合設置兩個郡來居住,如果再有了人,這里的火焰生生不息,那就是五行俱全了。
當然,羅沖并不怎么迷信,只是出于對周圍資源的看法,這周圍有沒有金屬礦脈還不知道,但是河里有黃金是真的,不過用處不大,但是金川這里卻有大片的肥沃的平原,如果用來種糧食,足可以養活幾十萬人。
而金川對面的巨木,那里森林資源豐富,又緊鄰金沙江,可以設置一些船塢,就地取材,砍伐巨木用來造船,當地的百姓可以發展制造業,豐富對岸金川百姓的生活,金川又可以提供大量的糧食來養活對岸的巨木,這兩者相輔相成,絕對是一個適合開發的好地方。
而且兩地緊鄰金沙江,位于汝水河與瀏陽河的下游,走水道只需兩三天的時間就可以到達漢陽、汝陽、瀏陽三郡,交通上也極其方便。
只可惜啊,羅沖現在是看哪里都好,但就是人手不夠。
嗯,這趟回去就該想辦法快速吸納人口了。
三次運輸,大概12天之后,羅沖也和詹茂、詹螢等人,乘坐最后一趟船隊回了漢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