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野率領的斥候們已經出去了幾天的時間,大戰的地點也被定在了縛馬關,漢部落儲存的大量裝備也在不停的向縛馬關運輸,羅沖這個漢部落的主心骨,尤其是剛剛南下的兩個部落聯盟眼中的‘神’,他也沒有例外的出現縛馬關的城墻上。
甕城的兩道城墻,每一道都有六七百米的長度,雖然是夯土筑造,沒有使用磚石,但是厚度和高度在那里擺著,一般的攻擊也是完全沒用的。
這兩道城墻此時都住滿了剛剛遷過來的青壯,沒錯,就是住。
縛馬關后面的新城此時才剛剛打地基,連城墻都沒有,想要拿來防御也是不可能的,前面的甕城里面又不能住人,那是用來關敵人的,再加上兩道城墻之間都是陡峭的崖壁,連接兩道城墻的棧道也沒有建造,上下城墻也不是很方便,所以與其等敵人來了再蹬墻,還不如先住在上面。
女人和孩子已經被轉移到了漢陽城里,遷過來的3000人中,有將近1000的男人留了下來,再加上兩個聯盟臨時整編的隊伍加入,留守在縛馬關這里的守軍和工匠,大約有1500人左右。
第一道城墻這里部署了800人,第二道城墻700人,在這個臨戰狀態下,這些人已經好幾天都沒有下過城墻了,吃喝拉撒睡覺全在上面。
不過倒也不算擁擠,這兩道墻都有十二三米的高度,頂寬5米左右,長度六七百米,就算一道墻上駐守2000人也不會顯得擁擠。
當初之所以把城墻搞得那么寬,就是羅沖計劃將來好在墻頭部署大型武器的,只是沒想到那么快就派上了用場。
只見第一道城墻的城垛中,每隔20米就有一臺臨時足裝的床弩,整個城墻上就有34臺,不算少,但也不多,在羅沖看來,想對于整個城墻的長度來說,這34臺床弩的密度還是太低了。
“快,快,快,上弦,打一發看看能打多遠,我們先標定一下射程范圍。”站在城墻上的羅沖對旁邊調試床弩的士兵說道。
“是,首領。”
兩個來自瀏陽郡的士兵,也在漢陽城工匠的指導下開始學習操作床弩,這個東西其實并不難,玩過弓箭,或者手弩的人都不會太陌生,因為這畢竟還是同一種類型的武器,只不過‘稍微’大了那么一點而已......
兩人很快完成了一個絞盤上弦的動作,然后又在床弩的箭槽中放置了一根超大號的弩箭,其實就是一根標槍。
這里就不得不說一下,位于縛馬關后面的那棵長在盆地里的食人樹了,可以說自從羅沖發現了那個奇葩的樹,他就開始了持續不斷的從樹上截取材料了。
大量的箭矢,矛桿,還有這種類似投槍的床弩專用巨箭,甚至還有糖漿根瘤這種副食產品,源源不斷的輸送到漢部落的幾個郡,不過羅沖也沒虧待這棵樹,每次派人過去取材料的時候,都要弄一些動物的血肉主動投喂,使的這幾年下來,食人樹并沒有繼續擴大,但是也不至于失去養分而枯萎。
作為漢部落的首領,羅沖自然知道這棵樹的重要性,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特意從食人樹北面的山谷封路建城的,這么做的戰略目的,除了從北面防御敵人外,其中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羅沖想要把食人樹徹底納入漢部落領地。
“發射。”看到兩個戰士把標槍裝好,羅沖也立刻下達了試射的命令。
只見另外一名從漢陽城遷過來的老族人點了點頭,把后面用來調節床弩高低角度的木塊前后挪了挪,按照上面的刻度調整到了45度,這個不用說都知道,拋物線的最遠射程嘛。
定了發射角度后,他又拿起了兩根棒槌,對著弩機后面的發射機關敲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