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戶房司吏是去年從各部落學員中挑選出來的,實際上他們加入漢部落的時間比較晚,知道像是這種云紋銅扣代表著什么,雖然不是什么爵位,但肯定都是最早加入的那一批大佬,不是他這個智作能輕易招惹的存在,只是有些好奇,去病那么小的年紀是怎么獲得‘功勞’的。
不過去病顯然是已經對這種驚訝和羨慕的目光免疫了,也沒有解釋和炫耀什么,連忙交出自己的母親來收糧食。
收糧的過程很簡單,戶房的小吏這邊,除了拉糧食的牛車外,旁邊還跟著一個漏斗車,那是個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十分結實的架子,上面擱著一個斗,下面則是準備了一摞空袋子。
去病的母親把糧食都用藤筐挑到了大門口,再由幾個小吏七手八腳的開始一斗一斗的測量,裝袋,裝車。
最后那個戶房司吏,在稅務賬目上寫上具體收糧數目,還有戶主的名字,然后又讓去病的母親簽字按手印,末了還拿出一本前幾天剛印出來的小冊子,然后翻到一頁新的,上面填上戶主和繳稅信息后,又用隨身的青銅印章蓋了個章,然后從中間的折線撕開,戶主一半,官府存檔一半,這就相當于每次收稅的收據了,要是將來出了問題,可以兩半對在一起相互印證。
收稅的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這些糧稅收繳完畢之后,很快就會通過水陸交通送到縛馬關、麻田、丹山、汝陽四個新城,至于四通縣那邊的糧食補給,就全靠瀏陽郡來出了,不然漢陽城這邊的壓力就太大了。
安排好這些糧食收繳運輸的工作之后,羅沖也沒有在漢陽城這看著,而是完全放手讓官員自己干,畢竟都是新手,想成長就不能缺鍛煉,只要原則上不出問題,犯一點其他的錯誤都可以理解,只要之后總結經驗,再改掉就好了,人不怕犯錯,怕的是犯了錯還不長記性。
交代完了工作的需要注意的地方,羅沖就騎著灰山,帶著其他的三頭恐象,還有一些漢陽城新做出來的一批衡器,也就是秤,然后運送到瀏陽郡,順便檢查一下那邊的工作。
貨幣已經推行了一個月了,相比較起來,漢部落現有的幾個城池里面,零散交易出現最多的地方就是瀏陽郡,漢陽城和汝陽郡這邊,哪怕有鼠大這個家伙擅長鉆營,可是大環境上也比不上瀏陽郡,那邊的人口不管是數量,還是成份,都要比漢陽汝陽這邊復雜。
而隨著零散交易的增多,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問題,這到不是貨幣的鍋,而是交易的單位出現了問題。
瀏陽郡的零售市場主要集中在漢部落本地人,菱部落商販,和外來務工群體這三個勢力中間,他們的交易額都不大,買賣的也都是生鮮類的東西。
在菱部落的眾多產品中,鴨子和鴨蛋這一類的還好說,可以按只賣,按個賣,但是其他那些,菱角,蓮藕之類的東西,甚至是魚,就沒辦法按單數來賣了,所以他們那里就急需一批0到20斤的小秤,用來給商販們使用,這也是羅沖急著送秤過去的原因。
另一方面就是新來的這兩頭大恐象,食量實在是有點驚人,漢陽城這邊實在是養不起了,所以羅沖準備把這兩個大家伙送到八寶山東邊的那塊水草地去,也就是羅沖初次進入沼澤,扎營的那個岸邊。
當然,這些事情其實都可以讓別人去做,羅沖自己根本沒必要親自跑一趟,而這次他是有非去不可的理由,因為根據大樹的定期匯報,羅沖知道了瀏陽郡發生了一件特殊的事情,尤其是貨幣下發,零散交易出現之后,由于羅沖對這方面很重視,大樹也不得不重視起來,對這些集市上的信息還是很重視的。
事情是前天大樹匯報的,匯報中說,大概三四天以前,菱部落照常來瀏陽郡賣東西,但是那天他們的貨物里突然多了一種植物,看著就像剝了葉子的玉米稈。
他們在瀏陽郡賣五文錢一根,要知道這個價格可不低了,如果吃米飯的話,足夠讓一個成年人填飽一頓肚子,還能吃撐了。
可邪門的是,就是這么個不起眼的東西,賣的卻是相當火爆,第一天的時候人們買的還不是很多,到了第二天幾乎上剛一進市場,立刻就被哄搶一空,還特娘的不打價。
接下來的幾天就更瘋狂了,幾乎只要菱部落那邊的筏子剛一過來,瀏陽郡市場里就有人在排隊了,就差一群人直接去河邊搶了。
起初的時候大樹還沒注意,可是隨著族人們的議論,還有種種奇怪的表現,大樹也發現了不對勁,然后就在第四天的早上,菱部落那邊剛一靠岸,大樹就讓人弄了幾根那東西過來。